中交上航局携创新成果亮相环保展会

中交上航局携创新成果亮相环保展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13: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0至12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和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中交上航局应邀参加。

中交上航局作为生态环保转型的排头兵和先行军,始终将生态环保建设作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公司凭借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卓越表现,多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大禹奖等殊荣,充分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

在此次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展区通过无废城市、新农村建设、退役电池处理、VOCs治理、油烟管控服务、除尘净化、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交通、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多个方向,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生动展示了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实践成果。其中,与中新清城环境合作研发的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和新能源无人控藻船成为全场焦点。

工程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

“它降低了采样检测设备损坏的风险、可对检测后的土壤进行收集采样、可多点采样,确保采样成功率等。尤其采样及检测可在60秒之内快速完成。”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弢介绍,该系统是国内首套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同类设备。其出色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各类渣土车型的检测需求,无论是大型渣土车还是小型运输车,都能轻松应对。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云端存档备案和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确保检测结果的合规性,为渣土检测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多个码头的渣土检查工作中得到应用,运行稳定且效果良好。通过创新的渣土前处理流程,系统已成功检测渣土超过20万份。在环境保护方面,其效果尤为显著,有效防止了污染渣土进入消纳过程,为城市环境保驾护航。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是上海交建公司在水域环保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相较于传统船舶,该船船体小、运行轻便,适用于各类水体作业。它能够替代人工自主完成驾驶、监测、撒药等工作,大幅度降低人力投入,且安全性更高,有效减少水上作业安全事故。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可生成水质变化趋势图和蓝藻分布图,有针对性地进行水质治理。该船以电力为动力源,低碳环保,减少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廉,高效控制蓝藻爆发风险。

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在苏州金鸡湖某河道的试运行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效果,有效控制蓝藻生长与扩散。其成功试运行为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无人控藻船将在水域环保和水生态治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蒋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春林,副局长张鹤及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马楫的共同见证下,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弢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清城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正式签署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应用于废水处理及污泥处置的关键技术研发联合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推动环保技术创新,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实现废水高效处理与污泥资源化利用,显著降低处理成本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该研发项目的实施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温弢表示:“上海交建公司始终坚定紧跟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深耕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拓展渣土水路消纳、绿色技术支撑等领域。”

未来,中交上航局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为推动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图片由中交上航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