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万物生长,在衡阳市祁东县白地市镇柏松亭村,迎着清晨第一缕晨光,烟农罗刚就已经站在他的烟田里,查看烟田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为下一步的农事操作做参考。看着一株株希望的烟苗茁壮成长,这位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80后大学生烟农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希望。
(罗刚在通过烟田数字化仪器查看土壤墒情)
返乡种烟,生活有了“新奔头”
18年前,罗刚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作为“天之骄子”,二十岁出头的他踌躇满志,一毕业就奔赴大城市深圳,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十多年间罗刚当过车间工人,做过小生意,直到创业开工厂,成了老板,工厂的异形玻璃生产线昼夜不停。然而当一切都步入正轨,打算大干一场时,一场突发的疫情悄然而至,而且旷日持久。随之而来的是外贸订单中断,产品积压,让这位中年汉子感受到了无尽压力。
2021年底,工厂关闭,创业失败的罗刚回到家中,打算在家乡发展。他考察了蔬菜大棚、油茶种植等多种项目,然而始终因市场销路不稳、投资成本过高、回本周期过长等问题不敢轻易投资。一次偶然机会,在听了所在镇烟草站人员的种烟政策宣传和村两委的动员后,结合自身条件,罗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乡种烟。罗刚说,做出这个决定,他是做了系统分析和慎重考虑的。首先,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二是白地市镇作为祁东县核心种烟镇,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种烟,每年产出的烟叶质量上乘;三是自己本身就是农大毕业的,农业知识的底子还在,也算是学以致用;四是父亲本身就是种烟的老手,对烤烟种植、烘烤所有流程都知道,可以随时交流,也算是子承父业;五是目前烟叶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等趋势急需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充实烟农队伍,实现烟叶产业转型升级。此外祁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免费提供设施设备和技术培训,并积极联系银行为烟农提供低息贷款,更有各种专业化服务和种植保险等保障措施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苦心钻研,闯出致富“新路子”
(罗刚在烟田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
说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和烟草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罗刚承包了50亩农田,正式开始了他的种烟之路。为了尽快掌握种烟技术,罗刚不仅认真参加烟站的各类技术培训,还找有经验的老烟农交流探讨,自己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自学,边学边用,反复琢磨,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凭借着一股钻研的韧劲儿和不怕吃苦的拼劲儿,罗刚慢慢从一个种烟、烤烟的门外汉变成了小能手。以烟叶烘烤中的烘烤曲线运用为例,以往年纪大的老烟农习惯了“单点设置”的笨方法,随机性很大,烤房自控仪的功能也没有发挥作用。在听了烟站烟叶技术员推广的烘烤曲线设置技术后,他发现烤烟用的自控仪功能很强大,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设备,他不仅自己用,还极力推荐给身边的烟农用,成了烘烤曲线应用的推广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2年烟叶收购过程中,罗刚的烟叶亩产值达到了4956元,虽然比不上精耕细作的小户,但在50亩以上的大户中收益水平属于第一梯队。白地市烟站的站长忍不住称赞:“罗刚是农大毕业的大学生,又出去见过世面,脑子活,对新技术、新设备学习接收快,作为第一年种烟的新烟农,有这样的水平很难得,未来可期!”
示范引领,鼓起村民“钱袋子”
(罗刚作为全市80后烟农代表做典型交流发言)
2024年罗刚申请了140亩的种植计划,他还当选了柏松亭村的村委委员,并誓言将引领柏松亭村民通过发展烟叶产业共同致富。为此他现身说法,带动引领柏松亭村村民的种烟积极性,全村种烟面积从去年的418亩增加到近今年的900多亩。为此祁东烟草公司和祁东县政府还共同出资在村里新建了20座烤房以满足烟农的烤烟需求,并提供了配套的机耕道、烟夹等基础设施设备。更欣喜的是,罗刚被推选为柏松亭村烟农互助小组的组长,代表80后烟农参加了全市的职业烟农素质提升培训,并作为优秀烟农上台发言,成为了全市烟农学习的典范。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提升,罗刚对烟叶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种烟专业技术有了更系统、全面的掌握,对自己的职业化烟农道路和引领村民种烟致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心。2024年烟叶收购数据显示,罗刚种植的140亩烟净收入24万余元,亩纯收入增加到了1700余元。
有人询问罗刚种好烟的诀窍时,他举重若轻地总结到,大户想种好烟,至少在三个方面做到位,一是选好田,烟株在大田生长旱不得、涝不得,缺肥不行、肥多也不行,所以一定要选排水浇水方便、肥力始终、质地疏松的烟田,最好是开展过土地平整的标准化烟田,便于机械化作业,利于农事操作和减工降本;二是要防好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很多病虫害要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前施药,不要等发病了再用药,很多时候已经无法控制;三是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开展农事操作,比如说该移栽了、施肥了或者该打顶了,100多亩田必须要在一周内完成,拖得太久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这样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足够的用工是保障。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产业要发展,能人来带动。转眼间,2025年烟叶生产季已经悄然而至,我们相信,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像罗刚这样的年轻人才必然能够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创出一番成就,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通讯员:刘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