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HR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超A大会暨首席人才官领袖峰会在京圆满落幕。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姜铠丰发表主题演讲“中国企业AI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潜力。姜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企业还未采用AI技术,且不同HR模块对AI技术的采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招聘、工作设计和行政流程的应用较为广泛,而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的应用则相对较少。姜教授强调,尽管AI在HR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速度迅猛,预示着未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他建议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技术潮流而引入AI驱动的HR管理。
以下是姜铠丰教授演讲的核心内容:
一、调查背景与基本流程
本次调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思想力资助。主要目的是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访谈环节得到了HRA的大力协助,访谈了西门子、亚信、拜耳、搜狐、惠普等知名企业。在访谈的基础上,课题组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最终,收获超过一千家企业的有效反馈。
参与本次调研的企业涵盖了各类发展成熟度、规模不一的组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并在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行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信息技术、零售、房地产、建筑等。在所有制类型方面,样本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同时也包括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整体结构与我国企业的所有制构成大体一致。参与调研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多为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或总监等职位,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受访者并非出身于人力资源专业,而是拥有其他领域的专业背景,显示出当前企业中HR管理职能的多元化趋势。
二、调查主要发现
1. 应用尚处早期阶段: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四成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且近40%的企业短期内没有应用计划。从企业在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方面的多项表现来看,包括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对道德和规范问题的关注、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的契合程度,以及整体应用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当前整体水平仍不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企业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2. 应用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在应用AI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通过聚类分析,这些问题被归为四个大的类别:技术与数据管理,实施与维护成本,企业文化、员工信任与合规,以及隐私保护、透明性与公平性。
3.不同HR模块应用有差异: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存在明显差异。招聘、工作设计和行政流程是应用最多的领域,而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则是应用最少的领域。例如,招聘中AI简历筛选系统、聊天机器人等应用广泛;而在薪酬管理中,虽然有企业使用AI进行薪酬市场分析、自动化计算等,但整体应用比例较低。
4. 影响AI应用的不同因素:行业背景对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影响。制造业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的应用意愿更高。企业规模越大、研发投入比例越高、近年绩效越好,越倾向于在HR管理中采用人工智能;而企业运营时间越长,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方面,其个人背景也与企业是否采用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年龄较大、专业背景较为单一的管理者,其所在企业应用意愿相对较弱;具备市场营销或工程技术背景的管理者,则更积极推动相关应用。姜教授指出,这些结论反映的是整体趋势,并不代表所有资深或长期从事HR工作的管理者所在企业都不使用人工智能,事实上,也有不少此类企业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引入与实践。
5. 对使用GenAI缺乏系统化管理:在员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方面,多数企业缺乏系统化管理。虽然部分企业鼓励员工自行探索使用GenAI工具,但在设立最佳实践分享机制、收集反馈建议、将使用纳入绩效考核和个人发展规划等方面,多数企业做得还远远不够。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如举办GenAI使用竞赛等,为员工提供使用GenAI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三、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AI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赋能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提升HR工作的价值,使HR能够从事更具战略性的工作,还能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的人力资源决策,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员工的福祉和满意度。
尽管当前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迅速。姜教授指出,未来应以更高的频率开展动态观测,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在AI应用方面的变化趋势。他强调,企业在推动AI赋能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而不是单纯为了追逐技术潮流而引入相关技术。此外,姜教授也呼吁业界同仁积极参与数据支持、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研究工作。他认为,这一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对于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片由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姜铠丰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