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普遍承受着来自学业发展、人际交往、未来就业等多维度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深入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绘画心理分析作为艺术治疗的重要形式,凭借其独特的非言语表达优势,在心理咨询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成效。东营职业学院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创新,探索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力求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开创心理筛查新路径
东营职业学院在心理筛查及辅导中加入绘画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定期开展心理普查绘画测验分析工作,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等组成分析小组,对全校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专业解读。心理普查采用房树人绘画测验形式,通过非言语表达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心理动态进行立体化评估,根据测评结果为全校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分级档案,并据此开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精准服务。
在团体辅导方面,东营职业学 校定期开展主题团辅,并选取不同的绘画方式。同学们依次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创作背后的想法和情感。完成后,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团辅活动不仅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交流情感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促进朋辈互动,构建积极的人际支持系统。
二、扎实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为心理咨询提供专业支撑
绘画心理分析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并通过投射分析捕捉学生潜在的心理需求。与传统量表相比,绘画更隐蔽,能减少刻意回避情况。绘画技术应用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中,为更多来访学生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式。
东营职业学 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均接受过绘画心理分析的专业培训,因而能够较好运用该技术辅助个体咨询,同时运用专业引导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情绪觉察与调节能力。
三、丰富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创新实践课程教学形式
在东营职业学院的课堂实践中,把绘画心理分析中的几个经典绘画内容与目前开设的课程内容(如情绪、人际等主题)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法的实践,增进进学生的良好心理感受,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绘画具有趣味性,便于课堂上操作与评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加入绘画心理分析的环节,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师生互动的效率,真正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未来,东营职业学 校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通过系统推进绘画心理分析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实践,重点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切实织密织牢心理健康防护网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东营职业学院 林中月 王雅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