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法治课,乡亲们坐不住啊!可这次不一样,从头到尾没人提前走!”近日,南漳县城关镇黄垭村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玲看着座无虚席的现场,感慨万分。
这场由南漳县检察院协同城关镇第十一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的防火宣传活动,用“活案例+方言讲解+现场答疑”的“硬核”模式,送上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防火法治课,让村民全程紧盯讲台,直呼法治课是堂及时雨。
一场源于“代表呼声”的靶向行动
“近期天气干燥少雨,防火形势严峻,检察机关能否在防火宣传上出点力?”这是南漳县检察院入驻城关镇第十一代表联络站后,多位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的问题。
收到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后,南漳检察院高度重视,通过梳理近十年涉及火灾案件,检察官发现:70%失火案因祭祀用火引发,20%源于焚烧秸秆。结合代表建议,该院迅速启动专项履职,联合人大代表联络站定制了“案例警示+靶向宣传+联动整改”的防火宣传方案。
梳理案件后,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石忠联,带领检察官助理张芊,为村民送来了法治课。
“去年清明,隔壁村老杨烧纸钱,没灭火星,造成山林被烧毁,老杨不仅赔偿了10万元钱,还被被判了刑!”活动现场,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石忠联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的真实案例,令村民警醒。
结合《刑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以及近年因祭扫烧纸、焚烧秸秆引发的山火案件,石忠联详解“失火罪”后果:“一把火毁林,不仅要判刑,还得掏钱修复生态!”
“以前总觉得烧点纸没事,现在才知道能毁一辈子!”村民老李连连摇头。
从“无人问”到“抢话筒” 检民对话点燃防火共识
“扫墓烧纸咋办才能不惹祸?”“要是祭扫完明明灭了火,风一吹又复燃了,这责任算谁的?”……宣传结束后,不少村民表达了心中的疑惑。
面对提问,检察官“一对一”解答:“献花植树更安全,非要烧纸选空地,带上铁锹和灭火设施,火灭了,人再走! ”“风吹火又生,说明之前火没完全灭。法律讲究‘谁用火谁负责’!去年有案例:王某祭扫后用水浇灭火堆,但余烬被大风吹到枯草堆引发火灾,依然被判失火罪。”
听了法治课和检察官的解答,村民王大爷感叹:“以前哪懂这些规矩?差点就闯大祸!”
“代表建言+检察践诺” 实现闭环治理
活动尾声,检察官与人大代表在联络站,共商防火长效机制:
“防火要写进村规民约,让村民互相监督举报,形成‘不敢烧’的规矩。”“增设智能监控和警示牌,用科技手段盯紧风险点。”“我们检察机关将探索‘刑事追责+补植复绿’办案模式,让毁林者变护林人!”
站内气氛热烈,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检察干警一一记录。
“这样的活动不能‘一阵风’!”王玲翻开写满村民留言的笔记本。“盼着你们常来讲防诈骗、土地纠纷课,代表联络站愿当‘连心桥’!”
对此,检察官表示,将深化“检察联络员”机制,通过“检察监督+人大协同+群众参与”模式,让法治清风吹散山火隐患,为乡村振兴筑起坚实屏障。(图/张芊 尹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