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阐释磁性材料“半冰半火”相态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3-28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新模型阐释磁性材料“半冰半火”相态

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官网25日消息,物理学家在研究亚铁磁材料的一维模型时,发现了一种“半冰半火”的物质新相态,并成功用数学模型予以阐释。这一突破填补了凝聚态物理学的认知空白,可能会给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学等技术带来巨大进步。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

新发现的相态是电子自旋的一种前所未见的模式,每个电子都携带着微小的“向上”和“向下”的磁矩。它由高度有序的“冷”自旋和高度无序的“热”自旋组合而成,因此被称为“半冰半火”。

“半冰半火”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从未被观测到,还因为它能在合理的有限温度下,驱动材料内部相态之间发生极其迅速的切换。

研究人员表示,发现具有奇异物理性质的新状态,并能够理解和控制这些状态之间的转变,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这项研究可追溯至2012年,研究人员当时正在研究锶铜铱氧化物。直到2016年,他们首次发现了“半火半冰”的奇异相态:铜原子上的自旋像火苗般无序地跳跃,而铱原子的自旋却如寒冰般稳定地冷却。同一材料,同一温度,不同位置上的电子却像处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时的理论模型显示,这种相态在有限温度下本应无法存在。直到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新数学模型,发现量子隧穿效应在超窄温度区间内架起“桥梁”,让看似不可能的相态转变成为可能。

新发现的“半冰半火”相态,实质是“半火半冰”的孪生状态。“半火半冰”中的热自旋和冷自旋的位置发生了切换,也就是说,热自旋变冷,冷自旋变热,就成了“半冰半火”相态。

模型表明,相态之间的切换发生在超窄温度范围内,研究人员提出了未来可能利用这一现象的方法。例如,“半火半冰”所提供的具有巨大磁熵变化的超锐相切换可用于制冷技术。这一现象还可作为新型量子信息存储技术的基础,其中相态可充当比特。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