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全球热门话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其中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特别是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后,适用该政策来华人数环比上升29.5%。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今日之中国更以自信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张开双臂,过境免签政策的放宽与优化,正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
政策东风扬帆起,制度开放纳百川。入境游火爆场景的背后,是中国持续深化的制度型开放。中国打出“进得来、行得畅”的政策组合拳,延长过境免签至240小时、扩大适用口岸范围覆盖24省60个站点等,让“说走就走的中国行”成为现实;推出国际版“12306”购票平台、移动支付优化等措施,破解了外国游客“水土不服”难题。制度创新不仅吸引全球游客纷至沓来,更将“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文旅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数字人文双璧合,体验经济树标杆。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明交流的桥梁。当黄鹤楼光影秀遇见重庆洪崖洞的夜色,当景德镇青花瓷对话深圳科创展馆,外国朋友们惊叹于中国的壮丽山河,更被中国的“美好生活体验”吸引,从移动支付、线上打车到网络购物、人脸识别,通过外国朋友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既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加走近世界。
动脉万里贯经纬,智慧出行绘新卷。入境游的火热盛况,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中国高铁网络,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河画卷,将中华大地的多样风采紧密串联。从川青铁路的“1小时穿越雪山峡谷”,到京沪高铁的“5小时双城记”,再到海南环岛高铁“4.5小时绕岛一圈”。“快旅慢游”的模式,让外国游客在享受高铁速度的同时,也让世界在飞驰的车轮中感受中国的现代效率与人文温度。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制度开放到数字赋能,从人文交融到基建升级,今日之中国,既以故宫角楼的飞檐斗拱讲述“何以中国”的历史答卷,也用高铁网络穿山越海的时速书写“未来已来”的时代长卷。相信未来,“开放的中国”将迎来更多四海宾朋的“双向奔赴”,与各国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壮阔长卷。(简艳、程皓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