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鄂西北,湖北省房县野人谷镇的烟田,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师打翻了颜料盘,染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翠绿。一道道新翻的田垄,宛如灵动跃动的琴弦,整齐地排列在广袤的田野上,在微风的轻抚下,弹奏出一曲大地丰收的序曲。
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烟田里已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烟农赵大伯早早来到自家烟田,熟练地启动那台崭新锃亮的开沟起垄机。刹那间,机器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声,恰似雄浑激昂的号角,为新一天的辛勤劳作拉开序幕。“自从有了这开沟起垄机,干活儿可轻松太多喽!”赵大伯脸上笑开了花,岁月刻下的皱纹里都溢满了满足,“过去靠人工开沟起垄,那活儿,累得人腰都直不起来,进度还慢得很。现在,这机器一上午就能干完过去好几天的量,效率高得没话说!”
起垄机在烟田里有条不紊地穿梭前行,将混合着腐熟农家肥的肥沃土壤,精心塑造成宽窄均匀、规整漂亮的梯形田垄。赵大伯的儿子蹲在田埂上,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卷尺,一丝不苟地丈量着垄沟的宽度。“垄高30厘米,误差可不能超过两指宽!”他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细密的汗珠,转头对身旁的父亲说道,“去年按照这个标准挖,哪怕下了好几场大雨,咱的烟苗都长得稳稳当当,一点没受影响!”
春日暖阳倾洒而下,温柔地抚摸着新起的田垄,每一道垄都承载着烟农们对丰收的炽热期盼,为后续烟苗的茁壮成长夯实了根基,仿佛是大地写下的希望诗篇。
在机械化的强力加持下,烟田的日常管理工作变得高效有序。施肥环节,撒肥机沿着垄沟匀速行进,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精准无误地将肥料播撒在烟苗根部附近。“以前施肥,全靠人工背着沉甸甸的肥料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里一点点撒,不仅撒得不均匀,还造成不少浪费。现在有了这撒肥机,省时又省力,肥料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李大叔站在一旁,看着撒肥机作业,不禁感慨万千。
在整个春耕过程中,技术员们就像田间的“定海神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他们身背工具包,手持检测仪器,脚步匆匆地穿梭于田间,为烟农们提供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现场指导。技术员们俯下身子,仔细检查沟渠的深度、垄的高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确保每一处都严格符合种植标准。一旦烟农们对施肥的最佳方式或起垄的合适角度产生疑问,技术员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的悉心指导,让烟农们吃下了“定心丸”,保障着烟农们的辛勤汗水能够换来最丰厚的回报。
今年,野人谷镇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在传承世代积累的传统农耕智慧的同时,大力推行烟粮协同轮作模式,合理施用农家肥。这种绿色发展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为长期、稳定、高质量的烟草生产筑牢了坚实基础。
随着春耕工作的稳步推进,野人谷镇的烟田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在烟农和技术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新的季节正孕育着丰收的硕果。这是一幅充满辛勤劳作、知识共享的美好画卷,生动展现了乡村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在这里,在科技的有力护航下,看似平凡的开沟起垄,正播撒着明日的光明与希望,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图片由朱万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