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蛟龙"号升级后首次海试任务顺利完成

2月27日至3月25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海试海域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

2025年"蛟龙"号升级后首次海试任务顺利完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6 17: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26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月27日至3月25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海试海域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此次海试是在"蛟龙"号完成多项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后实施的,取得以下突破性成果:

一是刷新"蛟龙"号下潜频次新记录。"蛟龙"号在10天作业窗口期内共实施14个潜次,并创纪录完成4次"一天两潜",连续9次实现"一拖二"作业,即一名潜航员带两名科学家下潜作业。通过此次高频次、高质量下潜,推动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总体下潜能力大幅提升,为实施后续高强度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充分验证关键部件国产化升级可靠性。本次海试充分验证了"蛟龙"号迭代升级和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后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主要是对7000米级高能量密度油浸锂电池组换装、国产直驱型低噪直流推进器、大深度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系统研制和应急液压系统接口扩展等4大项8小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3000米级海试验证,完成了三个全流程循环测试,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节能减耗、重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取得重要进展。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据介绍,本航次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蛟龙"号此次技术升级后将紧锣密鼓地投入多项科考任务,包括自然资源部"全球深海典型生境计划"西太平洋、北极、印度洋等重点海区调查任务及国家基金委东北印度洋共享航次,预计2025年下潜将超过80次,开创"蛟龙号"年度下潜数量新纪录。科学家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国之重器"走向深海大洋,深化国际海洋合作,积极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