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微”服务 传递“心”温暖

普法“微”服务 传递“心”温暖

来源:鲁网 2025-03-20 16: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鹿寨烟草)积极探索普法宣传方式方法,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等举措认真落实监管+服务的社会责任,以普法“微”服务传递“心”温暖。

“点对点”精准普法

“老板,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经营地址不可以擅自变动......”

“您好,店面可以转让,但转让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不可以!”

在鹿寨县的大街小巷,这样的温馨提醒和法律咨询答复已成为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日常走访的一部分。

烟草专卖人员向卷烟零售户普法。 陈志连  摄

今年以来,鹿寨烟草不断强化普法宣传工作,专卖人员化身法律法规的“宣讲员”,向零售户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提醒零售户正确使用许可证,从正规渠道进货,不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不买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烟草专卖许可证,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最大程度保障零售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面对面”释法到位

“老板,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卷烟零售点。作为经营户,我们坚决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和电子烟。”普法人员一边向店老板发放普法宣传材料一边说道。

烟草专卖人员向未成年学生普法。覃仕隆  摄

近年来,鹿寨烟草积极落实烟草监管责任,坚持以“监管+服务”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针对新变动的学校情况,及时更新监管数据,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监管无死角、检查无盲区,全力净化校园周边卷烟零售市场秩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春季开学以来,鹿寨烟草对辖区学校周边零售户开展入户宣传,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烟、电子烟的警示标语,督促经营者主动拒绝未成年人购烟要求,切实提升卷烟零售户规范经营意识。

“实打实”普法惠民

“要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存折和身份证,保密个人账户密码和身份证信息、交易验证码不告知他人,不要轻易往所谓的安全账号内汇款,遇到类似诈骗电话时一定要警惕,及时报警。”普法人员陈志连向群众有条不紊地解说着。

烟草专卖人员深入社区向群众普法。覃仕隆  摄

除了宣传烟草法律法规,鹿寨烟草普法人员深入社区、下至乡村,积极向广大群众开展防骗宣传,讲述“坑老、骗老、诈骗”典型案例,不断增强群众防诈骗意识。

鹿寨烟草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新载体、新路径,将普法宣传与社区活动、普法宣传日、“村头会”等群众乐于参与的形式有机融合,普法人员进社区、上街头、入乡村、到商铺面对面向群众普法,通过讲解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问,普法人员把法治的“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语”,为群众送上法治“锦囊”。

除此之外,鹿寨烟草还坚持线上传递法治强音,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卷烟零售户微信交流群,编制推送主题生动、鲜明的法律小常识、热点小事件、科普小视频,开展“线上课堂”普法,将法律知识通俗化、故事化,让广大零售户记忆深刻,提升普法实效。

下一步,鹿寨烟草将持续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保持普法宣传常态化,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氛围。(覃仕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