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一架无人机轻松地驮起一袋袋化肥,沿着规划路线,稳稳地飞向山茱萸种植基地,精准均匀地肥料撒向果树。
西峡县是闻名全国的“山茱萸之乡”,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5万亩,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树是当地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时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西峡县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采用无人机作业,高效施肥,让田间地头充满了“科技范儿”。
“山茱萸生长在山坡上,道路崎岖难行,以前施肥都是肩挑背扛,十分辛苦,稍有不慎,还容易摔伤,无人机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采摘运输、运送农资、施肥等都很省事,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无人机操作手杨中文说。
今年40多岁的杨中文种了1000多棵山茱萸树,去年山茱萸采摘期,他看到六七十岁的父亲将采摘的山茱萸一点点往家扛,十分辛苦,就萌生了购买无人机代替人工作业的想法,他通过网络了解了农用无人机的详细功能,花费5万元买了一台大疆T70P无人机,随着无人机的“登场”,他就成了镇上最忙碌的人。“每天都有很多村民让我运送肥料,大家都觉得很方便很划算!”
“我家里种有山茱萸树1000多棵,往年都是人工施肥,好几天才能弄好,人也累得不行,今年特地请来了无人机手,不到半天时间都弄好了。”太平镇山茱萸种植户宋秘阳说。
如今,无人机成了西峡山区的“空中搬运工”,在春耕生产中大显身手,极大地降低了山区群众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劳动效率,在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