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为名的非法中介,这些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短信等方式发布信息,声称可以“全额退保”“优化债务”等虚构成功案例,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手续并收取高额手续费。通常采取非法手段代理消费者向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进行恶意投诉,甚至涉及篡改信息、伪造材料等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这些行为还可能涉及违法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情简介
2024年初,消费者杨先生向当地监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投诉信函,声称其在2016年购买的保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问题,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保险公司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与杨先生取得联系,并邀请其面谈。在面谈中,杨先生表示他在网上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宣传信息,声称“国家出台新政策,所有保险都可以全额退保”,通过视频中的联系方式杨先生联系了一家声称可以办理“全额退保”的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向杨先生展示了虚构的成功案例,承诺只要支付一定的“定金”,就可以帮他全额退保,并在退保金到账后收取30%的手续费。杨先生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决定委托中介办理退保手续。期间中介教唆杨先生捏造保险公司业务员存在“销售误导”的虚假理由,并帮助杨先生撰写投诉信函,杨先生按照中介的指示提交了投诉信函。中介还要求杨先生提供保单、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并承诺会“代为处理所有事宜”。杨先生未意识到潜在风险,将信息悉数提供给中介并缴纳1000元“定金”。保险公司了解情况后为杨先生详细讲解了保单内容、保险责任、保费费率等情况,帮助杨先生重新了解保单的基本信息,同时提醒要警惕“代理维权”陷阱,理性维权。杨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中介误导,对保单的实际价值和退保后果有了清晰的认识。经过保险公司的耐心沟通和解释,杨先生认识到“全额退保”的宣传是不实信息,且自己提供的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中介用于非法用途。杨先生最终决定取消退保申请,继续保留保单,并对保险公司表示感谢。
风险提示
1.侵害消费者权益。
不法中介平台通常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员构成等个人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如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办理信用卡、小额贷款等遭受意外损失。
2.遭受财产损失。
消费者通常要向恶意不法中介平台支付高额的“咨询费”“代理费”等,如不支付,甚至可能遭到人身威胁等骚扰。
3.涉嫌违法犯罪。
如果消费者轻信“代理退保”组织和个人的教唆,采取篡改信息、伪造证据等手段进行操作可能涉嫌诈骗、伪造公文印章等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责任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风险防范
1、树立正确保险消费观念。
消费者应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充分了解保险条款、退保政策及费用扣除等内容,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正确看待保险保障功能,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摈弃侥幸心理,不要轻信“全额退保”等宣传,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2.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遇到任何业务疑问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切勿委托第三方投诉,以防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引发个人财产安全问题。
3.通过合法渠道维权。
消费者如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监管部门反映问题,寻求合理解决方案。不要委托无资质的机构或个人办理退保手续,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采取正当的维权方式,远离不当维权、暴力维权。(平安人寿新疆分公司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