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杨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助力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杨军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大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建议,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杨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助力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08 10: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8日电(记者 刘坤)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杨军提出了一项关于加大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建议,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支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助力中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杨军代表介绍,湖北率先探索将“科创飞地”升级为离岸科创园区,咸宁市建成全省第一批离岸科创园。目前,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是咸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科技振兴的前沿阵地,作为在武汉招才引智和产业相融的桥头堡,不断释放“化学效应”与“乘数效应”,已入驻来咸企业141家,孵化引进科创企业建设生产基地54家,正在成为咸宁新质生产力的“生发地”和创新创业的“梦工厂”。202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2.2亿元,同比增长16.5%;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20家,总数是2020年的2.64倍。

同时,杨军指出,中小城市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产业结构仍普遍停留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其次,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省级以上的科创平台和服务机构较为匮乏,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型龙头企业。

对此,杨军代表建议,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应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中小城市建设“科创飞地”,即通过建立以离岸创新平台为载体的机制,推动地方科技创新。这一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对接发达地区和海外高科技资源,促进地方创新发展。杨军提到,可以设立“科创飞地”奖补资金,对运营效果良好的科创平台给予资金奖励,并对成功孵化的优秀企业和项目提供资助。

杨军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技术和人才流入中小城市,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更加内外联动的创新生态。

此外,杨军还特别强调,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直接支持这些企业的研发活动。他指出,尽管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杨军建议,国家应深化投入机制改革,推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合作,特别是在硬科技领域,要注重早期、小额、长期的资金投入,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这些措施,杨军代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而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