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寻梦沧海》正式公演一周年。一年间,该剧累计演出560场,接待观演人数近15万人。这部充满着艺术魅力与创新精神的水准之作,正在不断前行探索中,构筑着青岛文化旅游的新看点和新气象。
回首来处,一年来《寻梦沧海》的每一次幕起幕落,都在向观众们演绎一场有关海洋、有关梦想的起帆与归航。远望未来,这部剧作也将继续融入青岛城市文明的发展浪潮中,书写出展现时代风貌的华彩页章。
沧海无际,创新没有终点
2025年春节期间,《寻梦沧海》又一次实现了升级突破。团队着力增强了激光光效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舞美特效的奇幻色彩。这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感,在携程、小红书等商业平台上,对《寻梦沧海》的美誉度也在不断攀升。“建议来青岛玩的游客都来看看”“推荐带着小朋友来看,锻炼专注力和思维逻辑,从另一种角度来了解青岛的历史文化”此类好评随处可见。
实际上,公演一年以来,《寻梦沧海》就一直保持着与观众的深度融合。为观众悉心打造“沉浸式”的观看效果,也是主创团队始终执着追求的目标。在亮相之初,《寻梦沧海》就以270°全景呈现的“无界舞台”的姿态亮相,观众席被舞台环绕其中,加上座椅的精巧设计,更加丰富了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舞美的大制作与演员的微表情,均可一览无余,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初印象。而历经了一年的沉淀以后,《寻梦沧海》在循环演出中,能够更真切地倾听到观众对剧作的意见反馈,也可以促使其进一步升级改造。
所有创新的原动力,在于对青岛这座城市的深刻爱意。总导演金铁木在一次次重访三里河、琅琊台、板桥港等名胜的过程中,展开了对青岛人文底色的深邃思索。而作为出品方的青岛旅游集团也力求打造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和观众审视的优质作品。多方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促成了《寻梦沧海》这部大戏的诞生。而植根在青岛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生命力也在一年的四季轮转中,愈见葳蕤茂盛。
梦想有声,为时代留回响
“海有多深,海有多远,我要去冒险……”每当这首曲子响起,《寻梦沧海》的真谛都会被再次点亮:所谓的重洋沧海,并非我们前行的阻隔,而是勇敢逐梦、图强奋进的载体。
作为一个海滨城市,海洋一直是青岛旅游的特色招牌。多年以来,到青岛吃海鲜、看海景、洗海澡,是外地游客始终不变的选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海洋,深度激活海洋文化的内蕴,成为青岛旅游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以三位不同时代的角色为代表,《寻梦沧海》呈现了自远古迄今,人类对于海洋认知的变化。海之源、海之城、海之梦几大主题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在时空的变幻中,一页页地翻检着先民和今人对海洋的理解。无论是别出心裁的剧情设计,或者创新发展的科技呈现,都是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描摹和全景呈现。可以说,这部剧作从创作到落地,到如今博得喝彩,是一个因时代应运而生,与时代同行俱进的过程。其既是青岛旅游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品力作,也是青岛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梦”和“海”两大元素,相伴而生。海不辞水,方能成其大;人有梦想,才能去远航。而《寻梦沧海》很好地诠释二者的关系,并力求贯通历史与当下,将我们对于海洋文化的深度思辨,以及向海图强的愿景愿望深刻地解读出来。中华文化的包容博大、勇敢坦诚的历史秉赋以及当下开放进取、积极出海的时代精神,都在其中得到了高水平的演绎。
创造经典,开辟无限可能
《寻梦沧海》走出的每一步,都在树立新的里程碑。
一年前,《寻梦沧海》在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奥帆中心海上剧场首演。而在今天,历经了一整年的演出之后,依然后劲十足,上座率可观。这部剧的诞生,也打破了原本青岛旅游“夏热冬冷”的传统周期律,为青岛冬季旅游提供了新的原动力。
一年以来,以《寻梦沧海》为核心IP,青岛旅游集团积极拓展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形式,以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演艺+”各种消费场景纷纷落地,“向海图强”研学课程延伸服务手臂,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也在创新发展中得到了满足。
伴随着市场的火爆,《寻梦沧海》也迎来了应有的“咖位”。该剧先后入选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品剧目名单以及“金声玉振”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演出季名单。并入选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入选“‘艺’游山东微短剧开放场景”,海上剧场也成功入选山东文旅微短剧共创基地、青岛社科调研智库实践基地、青岛市2024年度新型消费应用场景。
一年来,《寻梦沧海》用大气淋漓的呈现,深度驱动着青岛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以创新创意,促进消费场景,培育产业动能。海上剧场中,这个有关梦想的故事在不断演绎,而围绕本剧的种种,也是青岛文旅人不断寻梦出海的现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