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都”金昌:以产业链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该报告于21日在北京发布。这一由金昌市发改委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制的报告,以数据化、体系化的方式呈现了这座西北工业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成效。

“镍都”金昌:以产业链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22 14: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2月22日电(记者 程钰)最新发布的《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镍都甘肃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总指数达211.4点,同比增长18.1%,较基期(2020年)实现20.6%的年均复合增速。金昌产业链效益、产业链集成、产业链引领三大核心指标全面增长。

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该报告于21日在北京发布。这一由金昌市发改委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制的报告,以数据化、体系化的方式呈现了这座西北工业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成效。

地处甘肃西部的金昌市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曾面临资源依赖与生态压力的双重挑战。近年来,当地以“强工业”行动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报告显示,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总指数跃升背后,是产业链效益、产业链集成、产业链引领三大核心指标的全面增长,2024年分别同比提升17.1%、17.9%和24.1%。

  2024年,金昌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4.6%,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据甘肃全省的近“半壁江山”,连续12个季度获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第一名。

金昌的转型核心在于重构产业体系。依托镍钴资源优势,当地提出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链”及“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级产业链”的“2+4”现代化产业集群,全市正从单一矿业到全产业链生态转变。2024年,该产业集群产值达1985.6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指数运行结果显示,金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条路子”,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产业链集成子指数运行219.22点,同比增长17.9%,基期(2020年)以来实现倍增。

2024年,金昌全市75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贡献产值1263.08亿元,其中金川集团以世界500强第300位的实力,带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突破千亿规模。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专班制、链主企业制等“七项机制”,市企联合组建21个产业链招商专班,成功引入龙佰集团、天合光能等15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磁场效应。

金昌市还以“市企联动+校企协同”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产业链创新进入成果转化期。报告显示,金昌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金昌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3.81件,是2013年的6.3倍。金川集团马玉天“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报告最后建议,金昌应从聚焦建设国家级镍钴战略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人才引育、布局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等入手,进一步释放“链主协同、园区集聚、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

据了解,《中国·镍都(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4)》旨在以数据化、指数化形式全景展现金昌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金昌样本”。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