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2月21日电(记者 马思 刘巍枫 李想)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一系列关税政策,包括最新表态计划对进口汽车、半导体及药品征收最高25%的关税,引发了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担忧。中外多位权威经济学家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美国再度挥舞关税大棒与中国展开贸易竞争的做法,显然已经失去效果,甚至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大伤害。专家们强调,征收关税不仅会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加剧通货膨胀,还会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最终不利于美国经济。
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Sebnem Kalemli-Ozcan表示:“虽然经济学家们在许多问题上可能存在分歧,但如果问我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观点,那就是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会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Kalemli-Ozcan指出,高关税可能会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月环比上涨了0.5%,创下自2023年8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这意味着美国民众在多种商品和服务上的开支增加。
此外,计算机制造商宏碁(Acer)近日宣布,自2025年3月起,其笔记本电脑将在美国市场涨价10%,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据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在2019年发表的论文中估算,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对进口洗衣机征收了50%的关税。其直接结果是洗衣机的价格上涨了约12%,美国消费者每年额外支付约15亿美元用于购买这些产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表示,美国激进的贸易政策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试图削弱中国、推动其他国家遵守美国外交政策要求以及促进美国出口。然而,萨克斯认为,特朗普的策略注定会失败。“中国将会寻求贸易市场多元化,而美国则会在第三方市场进一步失去竞争力。”
萨克斯强调:“保护主义注定将失败,并将使美国越来越孤立于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即使在欧洲,也没有什么国家会接受特朗普的这种做法。”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治指出,美国再度挥舞关税大棒与中国展开贸易竞争的做法,显然已经失去效果,甚至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大伤害。他分析指出,过去美国曾多次尝试利用关税来提升自身经济,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全球经济也未从中受益。
回顾美国在大萧条时期采取的关税政策,李治指出,美国通过加征关税来寻求经济复苏,却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和政治不稳定。他认为,这一历史教训至今仍适用。近年来,美国政府在特朗普时期重启了类似的关税战,但结果却是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制造业投资受阻,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之下,中国虽在初期遭遇了些许损失,但最终通过加速产业转型和内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似乎没有带来预期的改变,反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额从2016年的约520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6800亿美元,显示出双方贸易在持续增长。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在这一时期从约2500亿美元增加到约3500亿美元。关税武器的无效性是显而易见的。”李治表示。
“现在的全球贸易体系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经济、贸易和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已经根深蒂固,关税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武器。比起关税,更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优化产业链和深化互惠投资来寻求平衡,”他表示。
李治强调,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不再完全依赖美国市场。相反,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想要通过贸易战压制中国已经不再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特朗普政府推动全球关税战狼烟四起,难以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将推动美国通胀上升,打乱全球供应链,加速全球产业、科技、能源资源版图调整,世界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时红秀表示,关税政策反映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下降,越来越依赖保护主义来支持国内产业,这种做法将引发其贸易伙伴的反制,并打击全球供应链。
时红秀指出,在大萧条时期,美国大幅提高关税税率,引发欧洲国家的反制,整个国际贸易几乎面临中断。从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市场扩展的角度看,提高关税都是危害全球市场的一种行为,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行为,导致全球产业链的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表示,特朗普提议的“对等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应当实施特别和差别待遇。她指出,特朗普计划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与WTO的相关规定不符。
她指出,我国目前汽车进口关税税率已比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低。“如果特朗普对中国汽车加收25%关税,显然不对等。”
程大为表示,美国对汽车加收关税是为了实现保护主义的目的。美国的汽车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汽车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消费者对各类汽车的需求旺盛,包括许多进口品牌。
展望中美经贸关系,清华大学李治强调,未来中美两国应该更加注重合作而非对抗。中美在全球产业链建设、能源和粮食安全、人工智能研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合作将有助于两国实现共同发展,也有益于全球经济的稳定。
李治认为,在全球经济日益互联的背景下,继续通过高关税来推动国家利益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他呼吁美国应当放弃贸易战策略,选择与中国进行更加理性和智慧的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