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师集团首席技术官何世伟:以科技为核心推动产业革新,赋能行业迎接智能化新时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20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早在初中时,何世伟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谭浩强老师讲解BASIC语言,瞬间激发了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后来这一兴趣也成了他一生的事业。高中时,学校购买了10多台COMX PC1微机,并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何世伟积极参与其中,进入了那个刚刚崭露头角的计算机时代。正是这些早期的接触和努力,为他日后的求学和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卓越的学术成绩,何世伟顺利保送入天津大学,攻读计算机软件工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因成绩优异,他还获得了第二学位——技术经济工学学士,并于1992年顺利毕业。毕业后,何世伟选择加入成都无缝钢管厂,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作为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的工程师,他迅速成为公司重要的技术骨干。

在成都无缝钢管厂的十年里,何世伟主导了多个进口系统的国产化项目,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在英国进口的大电炉炼钢系统出现冷却水流量异常问题时,他通过创新的编程手段,成功规避了硬件故障,避免了生产损失。他的杰出表现为他赢得了成都无缝钢管厂的多次表彰,并且在1999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同时获得了成都市劳动模范荣誉。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何世伟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大、更广。2000年,他决定离开稳定的岗位,投身创业,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这一时期,他参与了多款企业软件和教育软件的研发,服务的对象包括大型国企、外企以及政府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他与日本企业的深入合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经验,也为他日后带领鲁大师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正是在这段创业经历中,何世伟遇到了“鲁大师”软件的创始团队,并逐渐参与到这一标志性产品的研发中。

2009年12月,何世伟应邀加入360集团,成为“鲁大师”软件的核心开发者之一。在他的带领下,“鲁大师”软件迅速成为国内知名的硬件和系统测评工具,并且在产品更新和市场扩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何世伟与团队一起成立了鲁大师集团,并担任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全面推动公司在技术和业务上的创新。在他的领导下,“鲁大师”软件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从原本的硬件测评扩展到了更多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尤其是在与AMD、英特尔等世界级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鲁大师软件的测评功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行业标杆。2017年起,鲁大师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累计下载量突破11亿次,成为国内测评领域的领导者。

除了技术创新,何世伟更注重将“万物皆可评测”这一理念扩展到更多领域。他通过对智能手机、电动单车、电动汽车等产品的测评,拓展了鲁大师的应用范围,推出了全球首个VR评测工具和AI性能测试工具——AIMARK,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鲁大师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凭借对东南亚市场的深刻理解,何世伟推动了鲁大师在该地区的产品本土化,其中,双开空间(DualSpace)应用在华为商城上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加强了鲁大师的国际化布局。

作为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何世伟始终不忘社会责任。他积极推动鲁大师基金会的成立,参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等公益项目,并在四川甘孜州德格县捐赠物资,助力当地发展。此外,他还个人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帮助她顺利考入中华女子学院,践行自己的教育扶贫理念。

何世伟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了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他非常重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鲁大师集团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了智能实验室,为优秀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此外,何世伟本人也参与了近100项发明专利的研发,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技术积累。

进入2021年,鲁大师集团通过推出“鲁大师Pro”进入了B2B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资产管理和风险监控服务,并成功与英特尔和美团达成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何世伟表示,未来鲁大师将继续拓展评测领域,进一步完善AI评测技术,并加强在智慧生活领域的布局,满足用户对数据支持的需求。何世伟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他强调:“随着时代的变革,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鲁大师将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帮助企业和用户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化转型。”他也坚信,在AI和大数据的浪潮下,鲁大师将继续站在行业的前沿,推动企业和行业的持续进步。

回顾过去的30年,何世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并通过不断创新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型的跨越。正如他所言:“永远跟随时代的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上,何世伟和鲁大师将继续奋力前行,创造更大的未来。(供稿:陆清妍)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