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腐败、国有财产、合同纠纷等领域 最高检通报7件典型案例

在今天最高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通报了7件典型案例。

涉腐败、国有财产、合同纠纷等领域 最高检通报7件典型案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2-18 11: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今天最高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通报了7件典型案例。

从涉及的检察履职环节来看,有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保护国有企业财产权提起公诉的案件,监督撤案、监督解冻涉案财物案件,刑事检察+民事检察一体化履职的案件,行政监督案件。
从涉及领域来看,涉及民企内部腐败治理,打击矿产资源领域腐败,国企财产权的保护,合同纠纷案件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对涉案财物强制措施的监督,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等方面。
案例一

郭某与北京A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监督案,系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民刑交叉”监督案件时,“一案双查”综合履职案件。检察机关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跨区域检察一体联动协作,依法全面开展监督,坚决防止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

案例二

史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系最高检挂牌督办案件。四级检察机关一体履职,严把法律政策界限,防止刑事打击扩大化,从保护新兴行业企业合法发展的角度,妥善处理案件。注重从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延伸,类案监督共撤案128人,监督返还涉案财产超过2700万元。

案例三

任某某受贿、滥用职权案,系检察机关办理的矿产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检察机关做实提前介入,加强会商沟通,及时移交犯罪线索,形成全链条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工作合力。制发检察建议、组织庭审观摩,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扩大办案效果,在严厉打击矿产资源领域腐败问题的同时,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通过上下联动,“四大检察”同向发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案例四

王某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系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民营企业高管、财务、采购、销售、技术等关键岗位人员实施侵害企业利益重大腐败系列案件。检察机关通过引导侦查追加认定犯罪数额至1亿余元,并依法追诉追漏、移送职务犯罪线索,同步追赃挽损7000余万元。

案例五

某化工企业冻结资金监督案,系对公安机关涉案财产强制措施监督。检察机关依法加大对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违法适用强制措施等的监督力度,监督纠正涉财产不当的强制性侦查措施,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案例六

某餐饮店申请民事执行监督案,系检察机关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检察机关聚焦涉企业处罚主体不适格、过罚失当、非诉执行裁定违法等问题加大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力度,针对存在的“小错重罚”问题,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持续跟进监督、接续监督,推动相关部门变更处罚决定,并积极争取帮助申请人挽回损失、正常经营。

案例七

吴某、程某等人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案,系保护国有企业财产权案件。针对公共交通领域伪造、倒卖有价票证等乱象,检察机关坚持打击与修复兼顾、治罪与治理并举,有力保障国有企业、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总台央视记者 孔令雯 曹筱征)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