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务工人员目的地省份联合铁路部门开通“返岗专列”,保障务工人员顺利返岗。
务工专列的开行,是铁路部门对务工人员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面对春运返岗高峰,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跨部门协作,动态捕捉务工群体的流动规律,实现了“出门即上车、下车即上岗”的高效衔接。这种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运输人”到“温暖人”的转变,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的服务升级,更彰显了政府对民生需求的主动响应和深切关怀。
精准施策,铁路运力绘就民生保障线。过去,返岗高峰务工人员一票难求、旅途艰辛。而如今,务工专列的开行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贵州遵义桐梓东站与黔南都匀东站同步开出的定制务工专列,广西来宾至广州的免费返岗列车……从购票到进站,从乘车到抵达,政府提前部署,铁路部门精心组织,架起了一座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连心桥。
温度服务,车厢内外传递城市温度。踏上返岗专列,温暖的服务如影随形。劳动维权宣讲、就业指导、暖心物资发放等一系列温馨举措,让务工人员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与关爱。从广西武宣务工人员黄夏对“娘家人服务”的感慨,到壮族姑娘华寒新对专列便捷性的赞叹,这些真实的声音见证了铁路服务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公共服务的内涵,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与温情。
协同创新,路地联动激活发展动能。务工专列的开行,拓宽了民众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建立的“客流清单+岗位清单”双匹配机制,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技能的精准对接模式,正在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就业服务生态系统。从威宁县“五批返岗”补贴政策到福州“三省十二车次”立体化运输方案。这种“一举多赢”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促进了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务工专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它见证了从“春运难”到“春运暖”的转变,也蕴含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与憧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趟趟满载温情与希望的列车,书写更多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美好的故事,为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郝嘉翔、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