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2月15日电 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已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近一个月来,美国政府接连颁布各项加征关税措施,这种秉持“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与美元霸权主义行径,引发了多国经济研究人员和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应。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日前在文章中指出,对如此广泛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将构成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关税本身不能也不应成为国家经济战略的核心。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过度依赖一种并不适合的“工具”来达成目标,且会对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造成损害。
与此同时,高额且广泛的关税不仅会减少出口和进口,使贸易差额基本维持原状,无法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也无法实现重建制造业就业目标;此外,还会削弱美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升值形成压力,且大量研究有力地表明,最终承担关税成本的是美国家庭。
美国《福布斯》网站援引经济学家费尔·格拉姆(Phil Gramm)和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称,他们坚决否认实施广泛关税能够扭转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并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观点,并且总结道:“我们一致认为,广泛征收关税会阻碍经济增长,极有可能引发贸易战,对经济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指出,美国近期的关税措施是对来自企业、外交官和经济学家有关潜在后果的警告置若罔闻。据无党派智库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估计,相关措施将致使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税负增加830美元。据高盛的经济学家预估,如果持续征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将使美国核心物价上涨0.7%,同时导致GDP下降0.4%。
据美国《外交事务》网站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美国政府通过关税、行政命令和挥舞华盛顿的金融霸权来实施野蛮的经济胁迫理论,有可能将所谓的“盟友”关系转变为几乎纯粹的交易事务。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理念建立在零和博弈的交易思维之上,传统外交和联盟管理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激进的保护主义议程,这种议程将眼前的经济利益置于长期战略稳定之上。
在美国投资公司Citade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翁肯·格里芬(Ken Griffin)看来,美国政府的强硬贸易言论是“巨大的错误”。他补充道:“美国与盟友之间关税动态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是经济增长的障碍。这使得跨国公司在思考如何为未来五、十、十五、二十年进行规划时面临极大困难。”
英国《独立报》网站(The Independent)报道称,据英国智库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Niesr)预测,英国年初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给预算带来持续压力,而政府的预算支出计划原本预计为经济增长提供“暂时的提振”,但可能因美国的关税政策而受阻。
自由民主党财政部发言人黛西·库珀(Daisy Cooper)对此表示,若关税政策最终确定实施,那么在关税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英国的GDP增长率可能会下降0.2个百分点,“美国发动的全球贸易战,将使英国停滞不前的经济雪上加霜,使我们本就千疮百孔的公共服务体系重建工作难上加难。”
加拿大全球新闻网站(Global News)报道写道,加拿大央行的报告称:“即便没有征收关税,长期笼罩在关税威胁的阴影之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几乎肯定会损害加拿大的商业投资,进而损害加拿大经济增长前景。”管理委员会成员审查相关报告后指出,加元已因这种不确定性受到冲击,并且关税还将导致加元进一步贬值。
(编译:马芮 编辑:陈丹妮、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