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依山傍海,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千年古镇,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焕发着新时代的活力。近年来,琅琊镇以文旅融合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古老的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
2月10日,伴随着锣鼓声,舞狮腾空跃起,第61届琅琊祭海节拉开了活动序幕。琅琊镇依海而生、凭海而兴,“琅琊祭海”更是代代传承,延续至今,在千年传承中保留了祭海传统、纯朴的原生态文化风貌,展示着琅琊沿海渔民独特的信仰文化与深厚的民俗内涵。
文化与民俗交互融合,在琅琊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上熠熠生辉,不仅有每年的祭海活动,更培育出了当地旅游经济的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探索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这里山海相连,既有绵延的海岸线,又有起伏的山地景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琅琊镇深入挖掘既有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文旅项目。以王家台后自然村、斋堂岛、龙湾、琅琊台风景区为沿线,开发了以渔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栖群,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渔村生活,通过全面盘活土地、房屋、生态、劳动力等资源,20余处空闲房屋“爆改”精品民宿,民宿日租平均价格五年内实现翻一番,构建起“房屋入股、务工报酬、项目分红”致富新格局。
据了解,琅琊镇积极整合山海人文资源,挖掘海洋文化等历史文脉,实施“旅游+”战略,将民俗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通过举办琅琊祭海节、“夏至琅琊”旅游季、“嗨海季”等活动,提升文旅产业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渔家体验等新业态,延长消费链条,构建起多路径、多场景、多层次的旅游品牌矩阵,累计吸引游客80万人次,全镇旅游收入超1亿元。
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祭海节设置有“春风行动,晴琅送岗”就业招聘会,现场15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56个工作岗位,现场达成求职意向5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群体达成就业意向20余人。
“来村里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渔家乐和花馍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在王家台后自然村经营着龙湾花馍的王娟高兴地说道。
像王娟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并不在少数。借助文旅活动举办的东风,他们或经营民宿,或开设餐馆,或制作手工艺品,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让琅琊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琅琊镇以“品质文旅”为引领,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体验目的地。通过祭海节、民间艺术汇演等品牌活动,琅琊镇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渔乡风情,更以创新的文旅模式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如今的琅琊,山海相拥处,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这座千年古镇正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下一步,琅琊镇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为文旅消费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品质琅琊,为品质西海岸建设增添新的文化亮色。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山海与人文相融,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图片由 琅琊镇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