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14日电(记者岳冉冉、王梦)截至12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哈尔滨亚冬会上已获得31枚金牌,创造了亚冬会历史最好成绩。1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王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夺金覆盖面、老中青人才、办赛能力、对标米兰冬奥会等四个方面,谈了中国代表团本届亚冬会表现。
2月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夺金覆盖面扩大
王磊表示,本次亚冬会,我国在稳定住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短距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金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速度滑冰收获全部14枚金牌中的11枚,男子项目包揽金牌,男子长距离、女子中长距离包揽奖牌。技巧类雪上项目在苏翊鸣、谷爱凌缺席的情况下,年轻小将勇挑重担,取得了6枚金牌。越野滑雪收获了全部6金中的5金,女子个人项目实现奖牌包揽。米兰冬奥会新设项目滑雪登山包揽3个项目全部9枚奖牌,体现了该项目我国在亚洲的领先地位。
2月12日,中国组合次旦玉珍(左三)/布鲁尔(右三)、于婧萱(左一)/毕禹新(左二)、索朗曲珍(右二)/刘建宾在滑雪登山混合接力颁奖仪式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育人才”“强弱项”上有进展
王磊表示,本次亚冬会是米兰冬奥会前重要的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亚冬会的参赛阵容也基本确定了米兰冬奥会阵容。
本次亚冬会,中国代表团170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4个小项比赛,是我国亚冬会参赛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以高亭宇、徐梦桃、齐广璞、范可新为代表的北京冬奥会冠军强势回归,展现了冠军实力和良好状态。以韩梅、宁忠岩、王强等为代表的中生代运动员愈发成熟,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同时,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不断涌现,他们的成长、成材和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让我们对我国竞技冰雪运动持续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的道路和模式充满信心。
比如开幕式旗手之一的刘梦婷,她的项目是我国在北京冬奥会申办后才正式开展、选材和组队,本届亚冬会,刘梦婷连续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冠军,成就“双冠王”。
2月11日,刘梦婷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高水平办赛能力再次凸显
王磊表示,本次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了我国具有高水平冬季赛事的办赛能力。
“哈尔滨亚冬会从取得举办权到开幕仅有580余天,是近年来我国筹办时间最短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但得到了亚奥理事会、各参赛代表团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这证明经过北京冬奥会周期的历练,我国冰雪项目的办赛能力和专业人才有了极大提升。”王磊说,同时,我国冰雪单项赛事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以2024-2025赛季为例,全国共举办30项国际赛事、107项全国赛事,越来越多的南方省区市也加入到赛事申办、举办队伍中。
“不断规范和提升的办赛能力,培养和储备了越来越多的办赛人才,这些都为我国竞技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王磊说。
2月11日,志愿者和吉祥物“妮妮”在比赛前与观众互动。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对标米兰冬奥会仍有差距
王磊表示,虽然本次亚冬会我们已经获得的金牌数、奖牌数都超出了赛前预期,提前锁定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但要清醒认识到,对标米兰冬奥会“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的参赛任务,我国竞技冰雪运动在“争资格”“创佳绩”上还需努力。
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冰雪强国挪威、德国、荷兰、瑞士、美国、加拿大,以及东道主意大利,亚洲近邻日本、韩国等都在不同项目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甚至统治力,给我们的备战工作造成了极大压力。另一方面,米兰冬奥会参赛资格的争夺日趋白热化,男女冰球均已确定无缘米兰,花样滑冰、冰壶及部分雪上项目的参赛资格还需一场场去拼,米兰冬奥会的资格获取形势和最终代表团规模不容乐观。
“我们要学习夏奥健儿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和信念品质,提高训练参赛工作实效,厉兵秣马、全力以赴、迎难而上、迎头赶上,全力完成米兰冬奥会参赛任务。”王磊说。
2月13日,中国冰壶队教练和选手在比赛间隙相互鼓励。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