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期间,全省各地消防部门枕戈待旦,通过前置执勤、隐患排查、创新宣传等方式,为传统民俗活动保驾护航,让群众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筑牢安全防线。
非遗景区里的流动“安全岗”。2月10日晚,孝感市祥云湾景区非遗花灯展现场,身着“火焰蓝”的消防员手持灭火器穿梭在游客中。他们不仅对配电箱、消防设施进行动态巡查,更将安全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通过猜灯谜互动吸引游客参与。市民李悦宁边翻看刚获得的消防福袋边说:“既能赏花灯又能学知识,这样的守护很暖心。”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惠及群众超6000人。
民俗巡游中的隐形“守护者”。在房县传承千年的“正月十三民间文艺大巡游”现场,三条火龙在烟花中翻腾起舞。为保障现场消防安全,14名消防员携带细水雾灭火器驻守在人流密集区,眼睛紧盯每个火星落点。“舞火龙用的烟花有2000多支,我们提前3小时就位检查。”消防员龙雨告诉记者,他们采取“三组联动”战术,在3公里巡游线路上设置12个观察哨,确保突发情况30秒内处置。
城乡全域织密“防护网”。在宜昌,元宵节又称“灯节”,农村地区有“点亮万家灯火”的习俗,部分村民甚至会用蜡烛替代电灯点亮房间,当地消防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入户指导1800余家农户规范用电用烛。荆门消防对28家重点单位展开“体检式”排查,发现隐患56处,鄂州联合多部门对23处农贸市场、娱乐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现场清理占道货物4.2吨。
“今天又逛了庙会、又学到了消防知识,过得非常充实。”在咸宁2025年元宵节庙会暨全市舞龙舞狮大赛现场,消防向市民们开展消防安全科普,此外,针对元宵佳节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增多、社区居民群众燃放烟花等实际情况,消防员还在广场、商超设立咨询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叮嘱市民注意消防安全。
科技赋能安全宣传。随州滨湖湾体育公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随州消防为保障现场消防安全,安排了一支12人的流动巡查队,同时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全方位监测。此外,消防员还在庙会现场开启“安全灯谜”直播活动,吸引了4万网友通过镜头在线参与。元宵节前夕,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对电影院、KTV、电玩城等人员密集的休闲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并创新“商户联防”机制,32家娱乐场所共享消防监控数据。
据统计,元宵期间全省共设置临时执勤点236个,出动消防力量3200余人次,检查单位场所880家,发放消防安全手册6.8万余份。后续,全省消防部门将持续紧盯重点时段、重要场所,让传统民俗与安全同行,守护万家灯火,护航群众平安。(图/吴祯祯 杨冉帆 魏欢欢 李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