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组“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电工组“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3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车间技改相关工作刚结束,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女电工李丽娟,被称为电工组的“花木兰”的她就开始忙碌起来。

“试机对电工来说是一件关键的事情,为了保证第二天生产顺利进行,必须提前一天进车间对所有设备进行试生产。”李丽娟说道,“从我刚进电工组的时候,就一直秉持这样的传统。仔细一算当电工也有7年了。”

李丽娟与同事在现场维修

入门:忐忑与挑战

李丽娟刚进入电工组时,内心充满忐忑。即使已经通过车间的层层选拔,成为电工,但女电工在生产一线并不多见。

作为一名新人,能否做得和其他电工师傅一样好?她时常在心里问自己。

她知道,如果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工,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电路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类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方法。无论是日常维护还是紧急抢修,都必须确保每一次操作都准确无误,这样才能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李丽娟并没有让这些困难阻碍她的步伐。她说:“我从小就喜欢捣鼓这些,既然选择这条路,早就做好了应对这些困难的准备。”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认真观察他们的维修流程,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她不怕脏、不怕累,积极参与各种维修和安装任务,逐渐熟悉了车间电气维修的各个环节。

李丽娟与同事一起学习

较劲:成长与担当

要当好一名电工,光有热爱还不够,那些复杂的电路知识常常令她头疼不已。

为了学好电路分析,她把家里的旧电器拆了又装,仔细研究线路走向,拿着纸笔反复计算电压、电流,手上沾满了灰尘和机油,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

工作中,她从最基础的操作学起。布线时,为了让线路规整漂亮,她拉着卷尺一点点量,在地上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只为把每一根电线都铺得横平竖直。接线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把线头剥开、拧紧,再用电工胶带缠好,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生怕有一点松动。调试设备时,她全神贯注地盯着设备界面,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直到确认设备试机正常,才会松一口气。

李丽娟(中)在做好“传帮带”

就这样,李丽娟慢慢成长起来。遇到电气故障,她也不再慌张无措,凭借自己的经验,一步步排查线路、检查元件,并快速处理故障。同时,她还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担当重任,负责对制丝集控操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岗前培训、传授开机经验,带动青工成长。

李丽娟知道,只要继续努力学习技术,未来还有更多可能等待着她,她会在电工这条路上稳稳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双手保障每一台机器运转、每一盏灯明亮。

李丽娟参与技能竞赛

绽放:收获与突破

2024年10月,李丽娟代表工厂参加楚雄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出色地完成各项挑战,荣获楚雄州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比赛结果公布当天,一直晴天的楚雄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在偌大的楚雄州大礼堂,聚光灯下的李丽娟手拿奖杯,心情激动地说着自己的获奖感言,台下是冒雨赶来的同事们。她突然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不真实,过去在台下鼓掌的女孩,如今变成了站在台上的人,她很感谢当初的自己,更感激车间给的机遇,正是那次机遇,才让如今这一切都成为可能。

走出会堂大厅,看着淅淅沥沥的雨点,突然想起自己7年前刚进电工组那天,也是个大雨滂沱的日子,一个焦虑不安的女孩一脚踏进了电工组的大门。思绪回到现在,眼前的雨点越来越小,远处的峨禄山间隐隐约约架起了一道彩虹。

微风扬起她耳边的发丝,她伸手捋了捋,大步往前走去。“雨过天晴了。”她心想。

在成为技术能手以后,李丽娟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同年11月份继续参加了云南省技能竞赛,并获得优胜奖。她说:“成绩只是对之前付出的检验,之后一切又要‘从新’开始。2025年,又是一个全新的我。”说完,李丽娟拿起一本图纸,认真研究起刚刚完成技改的振筛电路图,专注的神情,就如同7年前的自己一样。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 李铁楠 丁洋楠 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