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检察院:以耕地保护“小切口”守护粮食安全“大民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12 16:5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2-12 16: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办理涉耕地案件,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唐河县仪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国勇在听取该县检察院检察官介绍保护耕地检察履职情况后说。

唐河县拥有耕地245万亩,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连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据介绍,2024年以来,唐河县检察院先后办理涉耕地案件66件,督促职能部门整治污染点87处,修复土地120余处2000余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4万亩。2023年4月,唐河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该县某生化有限公司员工将工业废液向高标准农田区域内的干沟里倾倒,这些废液中重金属超标,对农田造成严重污染。2024年2月,唐河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同年7月,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涉案员工相应刑罚,判决某生化有限公司及相关被告人共同退赔环境损害应急处置相关费用26.1万元。

海国勇对该院办理的这起污染高标准农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表示肯定。“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检察机关要以‘府检联动’机制为抓手,融合履行‘行政+公益诉讼+刑事’检察职能,以耕地保护‘小切口’守护粮食安全‘大民生’。”海国勇说。(图/牛凌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