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吸引五洲来客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2-11 22: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月16日,外国游客在北京故宫参观游览。   王 新摄(影像中国)

2025年1月20日,中外游客在四川九寨沟景区五花海游览。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2024年12月26日,梅毕娜(左一)在西安永兴坊体验陕西特色面食制作。   杨小兵摄

2025年1月26日,在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迎春花市游玩的外国游客。   卢 文摄(影像中国)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航拍。   丁俊豪摄(影像中国)

2025年2月1日,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咨询服务台,两名外国游客展示购买的纪念品。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数据来源: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携程数据

徜徉山水之间,漫步街巷深处,欣赏冰雪梦幻……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看风景、赏文化、品美食,全方位感知魅力四射、多元融合的中国。

陕西西安——

街巷里

体验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张丹华

在陕西西安永兴坊街头一家手工艺品店铺,梅毕娜按照贴在墙上的年份生肖对照表,找到了自己的属相“牛”。只见吹糖人师傅挖出一小块糖稀,轻轻揉捏,小心吹制。站在旁边的中国朋友打趣说:“开始吹牛了。”梅毕娜笑着回应:“我不会吹牛,但是我属牛。”说罢,便拿出手机扫码付款。

1973年,梅毕娜作为首批意大利留学生之一到北京大学学习,自此与中国结缘。她撰写了许多文章和书籍,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游”格外火热,西安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梅毕娜也加入这股热潮之中,专程到西安来旅游。“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种类繁多的特色美食,本地人热情、质朴、大气的性格,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她说。

坐落于西安城墙东隅中山门旁的永兴坊,原为唐代名相魏征府邸之所在,现已成为一片仿古建筑群。这里汇聚了陕西各地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一扇窗口。梅毕娜体验过颇具侠客豪情的摔碗酒、亲手制作陕西美食裤带面之后,又被舞台上的陕北说书深深吸引。“陕北说书和刚才看到的咸阳茯茶、杖头木偶戏、皮影戏一样,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朋友的细心介绍让梅毕娜不住点头称赞。

如今,在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景点,身着汉服的外国游客随处可见。2024年,陕西全省出入境旅客数量大幅增长,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合作和交流处处长肖瑜介绍,为提升外国游客旅行体验,西安市已经实现了覆盖公共交通、餐饮、住宿的快捷支付服务,并简化了外国游客住宿登记流程。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线上渠道领略千年古都风采。从“丝路欢歌”外国友人共度元宵活动,到“长安唐村半日游”现场直播,再到“趣说西安话”挑战赛,丰富多彩的活动正让西安魅力触达世界更多角落。

黑龙江哈尔滨——

冰雪间

感受特色风情

本报记者  方  圆

寒冬时节,漫步在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阿塞拜疆小伙济亚京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这里太特别了!道路两侧有很多俄式建筑和商店,街头巷尾又充满东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他说。

打卡圣索菲亚教堂后,济亚京走进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国游客,这里设置了多语种标识、外卡POS机、外币兑换提示牌等。服务台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语为济亚京介绍起来。“梦幻冰城”之旅、“激情亚冬”之旅、“艺术打卡”之旅……10条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包含了“冰城”方方面面。

随着“中国游”热度高涨,冰雪旅游也“火”出国门。外国游客纷纷涌入哈尔滨,和中国游客共享冰情雪趣。扫码进园之后,巴基斯坦小伙阿齐姆兴奋地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雪地里打了个滚,他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雪。之前我在视频里还看到过冰雕,但没想到真是用冰雕出来的!”各式冰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冰雪体验项目更是丰富多样,阿齐姆当天的日程满满当当。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红彤彤的灯笼挂满街头,春节气氛格外浓厚。韩国游客李庚恩对这里情有独钟:“到处都是红灯笼、红窗花,这就是我印象里中国人过年的样子。”初来乍到时,李庚恩还曾担心语言不通会遇到麻烦,“后来发现自己多虑了,哈尔滨人都很热情,到处都有好心人帮忙。”

打一辆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东北味儿英语唠起嗑;走进一家饭店,英文菜单让点菜变得简单高效;到访一处景点,工作人员熟练地查验各国旅行证件……不少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哈尔滨的旅行体验,字里行间洋溢着惊喜与赞叹。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介绍,哈尔滨不断优化外籍人员入境服务,包括签证便利、支付结算、预约购票、多语种标识等,力求为外国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体验。据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2024年,经哈尔滨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52万人次,同比提高173%。

“5分钟就办完了入境手续,太棒了!”日本旅客由川樱子刚从东京赶来,但她早已做好此行的攻略,“中国值得游玩的地方太多,来一次还不够,以后我要常来。”

四川九寨沟——

山水中

品味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  宋豪新

当清晨的第一缕曦光穿透薄雾,九寨沟沐浴在一片金色光辉之中。世界各地的游客或漫步于葱郁森林,或静立于碧波湖畔,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风景迷人,有着“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这里山水绮丽,拥有“加了滤镜般的美景”,且动植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有旅游爱好者、动植物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法国电视台记者盖尔·卡隆对九寨沟风光慕名已久,趁着休假专程前来游览。“正如大家所说,这里的湖水颜色如梦似幻,天空倒映其中,美得像一幅画。”他说。

珍珠滩瀑布激起层层水雾,在阳光下形成一道绚丽的彩虹。美国摄影师麦克频频按下相机快门,“自然之美是九寨沟的魅力所在!”此次行程,他不仅拍摄了大量风景照,还抓拍到许多小动物。“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树林中经常能听到鸟鸣声,溪流边还能看到水獭嬉戏的身影。”麦克说,九寨沟是一个原始而和谐的生态系统,置身其中的感觉尤其美妙。

“除了山水美景,这里还有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意大利小伙马可跟着英文导游,一路听得津津有味。“来都来了,一定要多体验。”马可不仅穿上了藏族服饰,走进了藏家乐,还品尝了九寨菌煲、藏香猪等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的地道美食。

去年8月,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后,九寨沟迈入了高铁时代,坐着高铁去九寨沟成为很多外国游客的首选。“从成都东站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黄龙九寨站。订车票时还可以选择三票合一的服务!”美国游客艾米丽分享起自己的出行攻略,出站后无缝衔接的接驳车和门票服务,让她的九寨沟之旅更加高效便利。

面对国内外游客高涨的热情,九寨沟景区不断完善服务。“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多元化支付体系,让不同国家、不同消费习惯的游客都可以支付无忧。多语种标识和讲解服务则让游客可以自由探索景区各个角落,尽情享受美景、美食和民俗风情。

暮色渐浓,景区恢复宁静。镇上的民宿里,篝火燃起,歌声笑语欢腾。高铁站内忙碌依然,一批批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开启他们的九寨沟之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1日 17 版)

【责任编辑:王晗】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