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中国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令人惊艳

化“极寒”为“极美”,化“极寒”为“极燃”,化“极寒”为“极暖”……开幕式上,中国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令人惊艳。

亚冬会|中国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令人惊艳

来源:新华网 2025-02-08 22: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哈尔滨2月8日电(记者杨思琪、屈萌、常兆媛)2月7日,大年初十。晚8时,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一片欢腾,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拉开帷幕。这场赛事成为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

化“极寒”为“极美”,化“极寒”为“极燃”,化“极寒”为“极暖”……开幕式上,中国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令人惊艳。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表达一:中国非遗,点缀代表团入场

入场式上,作为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和女子滑雪运动员刘梦婷共同手持国旗入场。本届亚冬会,中国代表团派出170名运动员,并实现全项目参赛。现场数千名观众共同庆祝这一时刻,全场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2月7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制作人吴艳说,代表团引导员身着白色礼服,国家级非遗“方正剪纸”图案跃然裙摆之上,红色内衬面料纹理如同松花江上初升的日光,蕴含着浓浓的新春年味。

表达二:冰灯,唤醒童年记忆

“冰灯,既是北方人的童年记忆,又是独具哈尔滨特色的文化符号。”亚冬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

一个穿白衣裙、戴红围巾的女孩提着盈盈微光的小冰灯,点亮舞台中央的大冰灯。随后,34名孩童手提冰灯围合环抱在一起,象征本届亚冬会34个亚洲参赛国家和地区凝心聚力,共同点亮梦想。

2月7日,小演员在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张灯结彩的“中国雪乡”画卷前,演员手持双色“冰凌手绢花”旋转翻腾,一面为冰晶蓝,一面为中国红。亚冬会开闭幕式视觉总设计刘猛说,在中国东北,“手绢花”是喜庆祥和的年味标识,表达东道主喜迎八方宾朋的盛情。

表达三:采冰,采出向往与热爱

“一镩砸它个冰花飞呀,二镩砸它个龙出水呀……”采冰号子雄浑豪迈,采冰汉子手握冰镩,踏冰而行。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亚冬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刘洋说,采冰汉子采出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春的祝福。当“头冰”破江而出,自地屏翻腾至立屏之中,为亚冬健儿送去“拔得头筹”的美好祝福。

采冰汉子踏冰起舞,“雕刻”出本届亚冬会会徽“超越”,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被瞬间定格。

表达四:智能数控,炫酷!超燃!

本次开幕式采用8K超清长幅立屏、裸眼3D的全景地屏、光色变幻的雪花穹顶、AR沉浸式视效等高科技元素,共同构成超视距舞台观演效果和多维度立体空间。在天与地的交汇、虚与实的交互、光与影的交织、人与景的交融中,营造出身临其境、创新无限的独特体验。

垂落而下的光影纱幕,如同冰峰雪原矗立场中,高山滑雪、冰球等亚冬会比赛项目跃然其中。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亚冬会开闭幕式执行导演王醒说,数十名演员身着反重力倾倒装置,做出摆臂、背手、滑行、搓雪回转等专业动作,呈现“脱离地心引力控制”的奇幻视效,模拟“子弹时间”的定格效果。

“集电子数控和智能编程为一体的发光服装,增强了冰雪运动的可视化与奇观化。”亚冬会开闭幕式视觉总设计赵坤说,在光影交错间,运动员的矫健身姿如流星般闪过,地屏上留下燃情时速的耀目轨迹。

沙晓岚说,数控发光不仅色彩丰富、时尚美观,还把冰雪的运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影像、演员动作实现分秒不差地互动,用“创意+科技”呈现冰雪运动之美。

表达五: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来自各国各地区的舞者身穿特色服装起舞,展现各美其美的亚洲风情。立面屏幕中,沃野、沙漠、绿洲、雪原、雨林等亚洲风光逐一呈现,谱写美美与共的壮丽图景。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音乐没有国界,友谊万里和鸣。”亚冬会开闭幕式视觉总设计张玲玲说,当“音乐之城”哈尔滨的“音乐阳台”出现在观众席中,小提琴、小号、键盘等器乐齐奏和鸣,奏响“亚洲一家亲”的动人心弦。

沙晓岚说,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音乐广场、网红大雪人等给创作团队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文化符号和地标景观成为开幕式的美学来源。

表达六:主火炬在冰雪大世界点燃

当晚,在开幕式分会场冰雪大世界,手提冰灯的孩子们来到占地百万平方米的园区,与冠军火炬手一同滑行,见证主火炬点燃。

这是2月7日在开幕式分会场拍摄的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火炬传递起跑点结合雾凇和冰瀑元素,与主会场舞美风格一脉相承。第一棒火炬手杨扬从这里高擎火炬出发,身后的园区主塔寓意“冰雪同梦”。主火炬塔“雪韵丁香”在夜空下灿然盛放,亚冬圣火熊熊燃烧。

表达七:台前惊艳,源于幕后坚持

开闭幕式总撰稿冷凇介绍,开幕式方案历经打磨,以哈尔滨、中国、亚洲为递进层次,依次展现炽热冰雪的文化内涵、燃情时速的运动活力、山高水长的亚洲情感。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据介绍,几乎所有开幕式演员都来自黑龙江,很多人并非专业出身,需要反复排练。室外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演员们依然充满激情;为了不影响冰雪大世界营业,排练定在晚上11点之后……

“冰雪是冷的,但‘冰城’是热的,大家热血澎湃!”冷凇说,大家的帽子、睫毛上面满是冰霜,变成一个个“小雪人”,这种拼搏的状态是体育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