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626万人次。其中,2月3日,发送旅客1654.4万人次,创春运单日历史新高,2月4日,发送旅客1704万人次,再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
今年的春节假期,由于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独特意义及假日调休至8天的政策调整,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出行热情。从繁忙的铁路网络到热络的旅游市场,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活力与动力,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科学调配,让旅途一路畅通无阻。铁路作为人员“流动”重要的交通方式,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火车站纷纷呈现出了火爆态势,在运力调配方面,铁路部门尽显“大手笔”。一方面,铁路线路不断拓展加密,如今,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一条条高铁线路如巨龙般蜿蜒在祖国的大地上,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铁路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多的地方,解决人民出行“难点”。另一方面,铁路部门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采用加开车次、单组改重联、“一日一图”等诸多“绝招”来运输高峰。例如,在今年春节“非遗Buff”叠加下,“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阆中、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都拥有较高热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通过构建日常线、高峰线、临客线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动态运力调整体系,加热门旅游线路的运力投放,让游客能更便捷地前往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曾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畅想,如今已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一条条铁路线就像一条条奔腾的溪流汇聚成江河,让民众顺利踏上归乡或出行的旅途。
人潮涌动,让假日经济热火朝天。八天的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5.01亿,同比增长5.9%。人潮涌动间,假日经济热火朝天,冰雪游、避寒游、乡村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备受青睐,众多县城也在这波旅游热潮中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据数据显示,能在春节“抓”住游客的县城,都有着各自的“独门秘籍”。比如,独有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核心磁石”,新开交通线路则打通出行“任督二脉”,新建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憩之所。以九寨沟为例,以往冬季是九寨沟淡季,川青铁路通车后,为九寨沟开启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黄金大门。今年春节,阿坝松潘县、九寨沟县春节酒店订单量增幅位居全国前十,涌动的客流,让九寨沟淡季不淡。旅游业的繁荣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游客的消费直接推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还为就业创业提供了大量机会。穿梭的高铁,热闹的餐厅、满房的酒店,都是旅游经济带动下的生动景象,更是时代进步与人民需求相向而行的美好见证。
春节假期经济活力涌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铁路与旅游市场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铁路的发展为旅游市场输送了大量游客,而旅游市场的繁荣又促使铁路不断优化线路和服务,提高运输能力。二者相互促进,不仅推动了春节假期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新一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未来,铁路和旅游等各行业继续携手共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简艳、唐鑫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