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到“智能”守护安全回家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6 16:5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1-26 16: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日,在宝成铁路K417巡检观测点上,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绵阳工务段桥路质量管控工区的桥隧工严杰文和同事们正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对铁路沿线山体危岩孤石和挡墙等进行图像采集和病害分析,做好线路巡检,为2025年春运期间的列车运行安全保驾护航。

一以贯之,随着中国铁路科技的不断进步,出川入蜀的铁路通道巡护工作也迎来了重大变革,其巡护方式从传统的“人工”迈向全自动的“智能”新时代。忆往昔,铁路桥隧工们依靠双脚步行和简单的工具,在崇山峻岭间进行人工巡检,看今朝,随着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将铁路周边的桥梁、隧道、山石等情况,为铁路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判断和数据。这一转变不啻提升了巡护效率,减轻了人工工作量,也展示出我国铁路科技的进步,科学地确保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浇筑了铁路运输业与时发展的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从“人巡”到“智巡”的跃进。曾经,宝成铁路的巡检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铁路桥隧工们需要背着沉重的工具包跋山涉水,对铁路沿线的桥梁、隧道等设施进行细致地检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川入蜀铁路通道的巡护迎来了令人欣喜的改革,从过去的“人巡”迈向了先进的“智巡”,这就是无人机技术运用到了铁路巡检等领域。众所周知,无人机可以安装摄像头和数据传输器,随时对铁路周边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巡视,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画面,操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这就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出哪些区域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让铁路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和维保。这一改革既缩短了巡查时间,还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打造了全面提升巡检效能的强劲引擎。

服务春运,为旅客安全出行守护。2025年春运,成都局的“智巡”系统正是其发挥作用、展现技能的时候。早在春运开始前,铁路相关人员便制定出详细的无人机巡检计划和方案,通过进一步加密巡检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些安全隐患,甚至为每一块孤石危岩做了全面“体检”,并标记在案,确保了春运期间每辆路过列车的运行安全,让小伙伴们能够更加安心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从“人工”到“智能”,无人机的每一次起飞和巡检,都是对旅客和货物安全的守护,大家的旅途便有了一个无形的坚固“护盾”。可以想像,有了无人机等高科技铺助产品的问世,包括铁路巡检工作在内的许多领域都能派上用场,从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从“人巡”到“智巡”的转变,标志着出川入蜀铁路通道巡护方式迈向了新时代,此不啻提升了铁路巡检的效率,还能更加科学地为铁路安全提供保障。我们期待,“智巡”系统能够不断创新、升级,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和民众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张孝勇、周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