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停火后重建挑战重重:以军撤出 援助涌入 废墟待清

以色列国防军当地22日发布消息称,最近几天,以军吉瓦提旅在与哈马斯停火期间撤出了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地区。

加沙地带停火后重建挑战重重:以军撤出 援助涌入 废墟待清

来源:网络 2025-01-23 09: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19日生效。

以军称撤出加沙北部杰巴利耶地区

△以军称撤出加沙北部杰巴利耶地区

以色列国防军当地22日发布消息称,最近几天,以军吉瓦提旅在与哈马斯停火期间撤出了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地区。不过以军方还表示,该旅目前正在为未来的行动做准备。

逾千辆援助卡车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22日,埃及拉法口岸负责人表示,埃及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南部之间的拉法口岸19日重新开放以来,已有超过一千辆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通过这一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埃及拉法口岸负责人22日表示,当天有300辆援助卡车通过拉法口岸,经由以色列控制的奥贾口岸和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过境点,在接受检查后进入加沙地带。其中25辆卡车运载着燃料。

来自埃及安全部门和红新月会的消息人士称,埃及正在加紧准备,以期在本周末实现拉法口岸的双向运营。几十台重型机械正在修复拉法口岸周围和通往口岸附近巴勒斯坦城市的道路,以便于援助卡车通行和接收来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伤员。

自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大量装载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得以通过多个口岸进入加沙地带。据统计,截至22日晚间的这四天,已有超过32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1日表示,加沙的人道主义优先事项包括提供食品援助、提供医疗保健、为医院补充物资、修复供水网络、运送修复住所的材料以及让家庭团聚。

废墟之上 加沙南部开始艰难重建

随着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实施,加沙地带的重建工作被提上日程。在加沙地带最南部的拉法地区,一年多的冲突导致大量房屋倒塌,不少道路也在密集的空袭中完全损毁,市政部门正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夜以继日地清理废墟,希望让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总台报道员 马吉迪·埃斯利姆:停火协议生效之后,不少人开始尝试从难民营返回到拉法的这些城镇上来,因此各个城镇的市政部门也在努力打通被炸毁的道路,因为战争对于城镇的整体破坏非常之大,市政部门面临着比此前预料大得多的挑战,特别是考虑到大多数用于清理废墟的机器和设备已被毁坏,仅剩的小型工程车,与整个地区遭受的巨大破坏相比,可谓微不足道。

停火协议生效后,拉法的市政部门制定了一项为期10天的任务,计划初步清理炮击和轰炸留在城市道路上的瓦砾,但这只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

拉法紧急救援队负责人 哈利德·易得: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打通城市的主要干道,努力开辟一条能够供一两辆车通行的道路,但这只是把道路上的瓦砾移至路旁,并不是完全清除,因为瓦砾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预测,仅清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留下的超过5000万吨废墟和瓦砾就需要大约21年时间;另有联合国官员表示,战争抹去了加沙地带过去69年的发展成果。拉法市市长在接受采访时也对于城市的未来表示非常担忧。

拉法市市长 苏卜希·苏费:现在我们无法了解这座城市遭受破坏的真实程度,如果工作推进顺利,我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知道城市的供水网络和污水网络受到战争的多大影响。现在你看到的几乎就是我们所有的推土机。我们正在努力打通主要街道和路口,民防部门也在与国际社会和相关方面加强合作,努力搜寻爆炸残留物,为更多民众的返回做好准备。

尽管时局艰难,返回拉法的民众依然络绎不绝,并在抵达之后马上开始帮助市政部门开展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战争造成了多大的破坏,这里依然是自己的家园。

当地居民 穆罕默德·卡施塔:站在这个城市当中,满眼都是废墟和瓦砾,曾经这里非常热闹,如今却感觉不到生命的迹象。在离开九个月之后,我们终于第一次回来了,谢天谢地,我们还活着。我们一定会把家园重建起来,无论它被毁了多少次,尽管有悲伤,有痛苦,有苦难,我们不会离开这里。

加沙地带海水淡化厂损毁率超90%

巴勒斯坦水务管理局当地时间22日发布消息称,由于长期的冲突,加沙地带的海水淡化厂已经遭到了大规模毁坏,损毁率超过90%。

声明称,以军在冲突期间将该厂用作军事基地,导致其大部分主要部件被毁坏。据估算,修复海水淡化厂并再次投入运营将需要大约500万美元,并可能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必要的维修。

加沙地带唯一的天然水源是沿着东地中海海岸从埃及北部穿过加沙地带再到以色列的沿海含水层。然而,由于海水入侵、化学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约96%来自该含水层的水不适合饮用。因此,加沙地带饮用水主要依赖海水淡化以及从以色列购买。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