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一窗通办”改革被收录全国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5 13: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1-15 13: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收录了全国省、市、县三级共23个政务服务大厅创新实践典型经验案例,其中宜城市《大力推进“一窗通办”改革,顺畅快捷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案例成功入编。

近年来,宜城市聚焦企业群众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模式创新,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生根。

他们按照市镇一体、一步到位思路,打造“1+3”(全生命周期综窗+公安、税务、婚姻登记3个专区)的“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推动服务形态从“多窗”向“一窗”、从“专科”向“全科”转变,全市1754项单项事项和140余项“一件事”均可在任何一个窗口进行办理;聚焦综窗改革成果,探索综窗下的“关联事项集成办”的新模式,将行业单事项综窗向“一件事”集成办窗口转变,目前13个国家重点“一件事”和2个省重点“一件事”全面落地,并完成省定标主题45个,创建本地特色主题事项86个。

推出两批7个“全市通办”便民服务点,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130项高频事项延伸下放,实现市镇同权、应放尽放。对镇办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政务服务“坐班培训”活动,确保下沉事项“接得住、接得稳、办得好”。截至目前,市级高频事项下沉基层办件达8000余件。

上线政务服务数字地图,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为精准详细的智能办事导引服务,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前期所有问题;建设宜城智能导办系统,辅助综窗工作人员标准化收件,做到办理人员“有参照”、事项审批“有标准”。湖北省首个以AI大数据模型为依托的“政务数字人”在宜城落地,有效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在襄阳市率先布局集成式自助终端机,打造襄阳区域首家“政务晓屋”,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理,并将自助终端延伸到镇(街)、村(社区),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服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