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在云南发现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1-08 13: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州发现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中文名为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两栖动物作为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在生物分类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现生的两栖动物中,无足目物种却相对稀少。此前,我国仅记录有一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即1976年由杨大同先生首次报道的版纳鱼螈,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

据介绍,红河鱼螈发现于红河州金平县境内。这一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见版纳鱼螈的踪迹。经过研究人员不懈努力,2004年终于在金平县发现了鱼螈,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种鱼螈的形态与版纳鱼螈完全不同。经过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终于在近日确定,这种鱼螈是此前从未发现过的鱼螈新物种。

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的命名,既体现了对首次在中国发现鱼螈物种的杨大同先生的敬意,也与版纳鱼螈形成对应关系。二者虽同在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鱼螈属,但红河鱼螈体侧没有浅黄色纵带,与版纳鱼螈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红河鱼螈与分布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具有纵带纹的鱼螈物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的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红河鱼螈目前仅发现于金平县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且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因此,对其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严格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科技日报)

【编辑:于晓艳】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