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良好 应用成果丰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31 09: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2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对两年来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择优遴选了34项代表性科学研究与应用成果。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实施了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向空间站运输了近两吨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科学物资,回收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获取科学数据超过300TB,获得150多项专利,取得了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的重大进展。

2020至2022年,载人航天工程经过12次飞行任务的密集实施,高效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全线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20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新技术新产品占比90%以上,核心器部件实现100%自主可控。如今,“天宫”圆梦九天,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一项项纪录不断被刷新:2024年,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时长纪录;神舟十九号乘组舱外作业历时9小时,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世界纪录。

今天,神舟十九号乘组进驻空间站已满两个月,新一轮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已经展开,任务期间,乘组将重点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今年10月,《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32个研究主题,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