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中铁十局二公司承建的天津轨道交通B1线三标欣嘉园西站~国祥西道站区间(欣风段)迎来重要里程碑——右线盾构机顺利出洞。B1线创新性地首次采用冷冻 + 钢套筒接收方式,标志着盾构施工技术迈上新高度。
盾构姿态“精确制导”:毫米之间显真章
在欣国区间隧道施工中,盾构姿态控制是首要技术难题。项目技术团队在盾构机出洞前多次复核测量,确保控制点精准无误,并精细调整盾构机自动测量系统。盾构机推进至最后阶段,团队严格控制掘进参数,有计划地进行纠偏,使盾构机姿态保持在水平±15mm以内、垂直方向在 +20 ~ +30mm,有力保障了隧道顺直度。
冷冻土体“破冰行动”:技术护航稳掘进
针对冷冻土体易冻住刀盘及盾体的问题,项目实施多项预防举措。合理设定冷冻体内掘进参数,并严格依据技术交底施工。同时,加强出土机械设备排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掘进过程中,技术团队密切关注刀盘扭矩变化,及时调整推进速度,采取小贯入度、低推力、低速匀速连续推进策略,有效防止刀盘被冻。此外,储备充足应急人员,确保掘进作业连续不间断。
洞门水土“固若金汤”:创新举措保稳定
在洞门水土流失防控方面,项目创新采用多项措施。对接收端头采取冷冻法加固处理,提升土体强度,降低水土流失量。利用钢套筒与洞门环板间的过渡连接板,形成封闭空间,维持接收时洞门内外水土压力平衡。此外,实施径向注浆和管片注浆等措施,进一步阻止加固体外形成渗水通道,确保洞门稳定。
钢套筒内“高效协同”:优化流程促出洞
针对钢套筒内空间封闭致使破除洞门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项目对流程进行优化。在钢套筒过度环两侧增设安全孔,通过安全孔清理渣土。同时,在钢套筒顶部填料口安装通风机,保障钢套筒内空气循环。采用双班工作制,一个班组负责破除洞门,一个班组清理渣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确保盾构机顺利出洞。
此次滨海新区轨道交通B1线三标欣国区间(欣风段)右线盾构机冷冻 + 钢套筒的顺利接收,不仅为后续隧道施工筑牢坚实基础,也为类似盾构工程提供了宝贵借鉴范例。中铁十局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滨海新区轨道交通建设增添更多助力。(图片由田甜、马佳佳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