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翻”出新希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20 16:3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20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这是擂鼓镇烟农最近的口头禅,走进竹山县擂鼓镇金岭村,烟地里,一台台拖拉机驰骋沃野,机械穿过的地方,大块湿润的土壤被翻起,在太阳下泛起阵阵“鳞光”,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气。 马路边,三三两两烟农共话“种烟经”,喜笑颜开,好不热闹。

“冬耕确实好处多”。我刚种烟那会儿,犁地浅、土层薄,烟叶生长几乎全靠肥料,结果烟叶成熟落黄晚,烟叶油分小、内在质量差,容易烤黑烤坏。”谈起烟田冬耕深翻,金陵村烟农陈绪明深有感触,“这几年,我严格按照烟站的技术标准要求,早耕深耕,冬耕前施足腐熟的农家肥,烟叶长得健壮,根系发达,几乎没有病害,烟叶产量高、易落黄、易烘烤,效益翻了一倍多。”

图为烟田冬耕深翻时场景

“为引导烟农抓住晴好天气,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冬季深耕,烟站积极响应县局(营销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策略,加之擂鼓烟区地地势平坦,推广机械化作业再合适不过了,此外县局(营销部)制定并下发烟田冬耕深翻工作方案和技术标准规程,要求各烟站(点)通过举办深耕冻垡现场会、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烟叶技术员入户指导、现场示范等方式,及时向烟农讲清技术要领、传达烟田翻耕补贴政策,引导烟农早整地、早起垄,今年的进度比往年都快了不少”擂鼓站烟站负责人何永勇介绍到。
此外,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依托合作社健全专业化服务队伍,扎实推进烟叶生产方式从传统向机械化转型升级,既重视烟叶产量质量,又兼顾生产效率,为烟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冬耕等重要生产服务。今年,擂鼓镇金岭村通过开展机械选型、成熟机械推广,烟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普及率达70%以上,冬耕机械化程度更是创历史新高。

“2024年,我们擂鼓镇烟农收入有所增加,冬耕到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不,烟叶收购结束后,大家立马自发开始整地、深耕”,县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华群慧正在田间指导挖掘机深耕。

“前些日子雨水太多,不适合耕地,最近天气好,正是冬耕的好时候,拖拉机能去的地块我们就租用拖拉机,又快又省力,拖拉机去不了的我们就用牛耕,一定要耕深、耕透,把绿肥翻压到位,烟种的好,明年钱包才能饱啊”陈绪明介绍到。

图为绿肥翻压场景


据悉,为提高烟农深耕积极性,深化高标准烟田建设。县局营销部(公司)制定系列鼓励政策,除无偿发放绿肥种子外,对于深耕质量好、标准高的给与补贴30元/亩的补贴,并结合不同土壤质地、墒情对烟农开展冬耕技术培训指导,引导烟农利用托管冬耕服务提高作业效率。将烟田冬耕纳入考核,按时间节点推进烟田冬耕工作,严格落实作业标准,打好烟叶生产基础。

 

“轰隆隆~”远处的拖拉机喋喋不休,寒冷的冬日在这一刻开启了美丽烟田的播放键,当冬天的脚步悄然来临,擂鼓烟农们又开启了他们新一年的深翻冬炕之旅。他们披星戴月,迎风冒寒,开着拖拉机走进广阔的田野。他们的身影在烟地里若隐若现,他们用力把控着方向,一行又一行地翻起土壤,彰显冬日里的烟农力量。 (图片由王方玲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