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检察院“三种模式”强化检察队伍教育培训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0 16: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10 1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栾川县检察院党组对检察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经过调研提出了“政治建检、业务立检、素质兴检、科技强检、公信树检”的工作思路,紧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工作实际,强化教育培训力度、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提升教育培训质效、深化干警素能提升、助推青年干警成长。

以“情景式”培训模式,注重学习效果。栾川县检察院党组把教育培训工作摆到首要位置,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载体、注重培训效果。一是抓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院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学、带头讲,以讲带学、以上率下。开展了“检察长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学习培训活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6月29日,党组书记、检察长潘萌以《干净担当 主动作为 让忠诚为民成为栾川检察的鲜明政治底色》为主题,为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场主旨鲜明、立意深远的专题党课。二是建立跟庭观摩评议制度。对疑难复杂案件、公开听证案件一律开展跟庭观摩,组织院党组成员、科室负责人和青年干警跟班学习,了解掌握公诉人出庭表现、应变能力和答辩技巧,通过“学、练、赛”等方法,营造比学习、赛业务、强技能、创佳绩的工作氛围。栾川县检察院把提升出庭能力作为优秀公诉人培树的重要一环,加强实战练兵,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年初制定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对新招录人员在抓好岗前岗后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做好岗前廉政谈话和集体宣誓,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是建立“检校合作”交流机制。栾川县院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检校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共赢、理论实践共促、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协作,共同进行检察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共同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实现检察实践与法学教育的双赢共赢。今年7月份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有5名毕业生到我院进行实习。

以“滴灌式”教学体验,丰富培训内容。院党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提升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强岗位练兵活动。一是“理论+业务”全面学。开展“学、练、赛、考、训”等活动,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业务竞赛、岗位练兵、座谈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拓宽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二是“走出去+传帮带”传导学。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业务骨干参加高检院、省市县举办的各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班,其中有4名干警被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评为“优秀学员”;先后与汝阳县院、嵩县县院、孟津县院等深入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每年组织干警到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素能提升,外出学习干警认真总结提炼所学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自身感悟,为全院干警进行“传导式培训”。三是“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学。线上通过学习强国、河南干部网络培训平台、中检网、检答网等学习平台进行培训学习;线下邀请党校老师、高校教授、本院业务骨干、先进典型对干警进行业务培训,打破传统的授课形式,强化实战、实用、实效的业务培训导向,切实提升干警的学习兴趣、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四是“鼓励+支持”提升学。鼓励干警进行更高学历的深造,以提高和更新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今年有10余名干警有意向报考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五是建立青年干警人才培养计划。制定青年干警“双导师”培养机制,深入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针对年轻干警理论素质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实际,分任务、压担子,使青年干警尽快成长成才。其中王俊晓、马霄的徒弟张筱琪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周飚、刘晓萍的徒弟张宗航荣获2023年洛阳市检察机关“学习标兵”。

以“实战式”为培训导向,打造法治教育品牌。栾川县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检察培训务虚的实际问题,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在实战中看效果、在实战中看本领制度。今年以来未检部门深入县城乡镇中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约10场受众约4500人,党组书记、检察长潘萌到栾川一高开展“检校共建、法护成长”思政课讲座,深化检校合作,提升学校法治教育水平,增强教师法治素养;举办“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加强检察机关与学校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共筑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大格局;第一检察部联合栾川县法院举办全县34名“准驾驶员”参加的庭审警示教育活动,持续抓好“驾照申领人员警示教育第一课”;依托“法治成年礼”“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等工作平台,11名检察人员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县城乡镇中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检校合作;通过检警合作,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办案,加强对案件监督。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理念思路,改革方式机制,打造具有栾川检察特色的教育培训品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