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古树安全越冬,湖南邵阳呵护乡村经济发展绿色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0 16: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2-10 16: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进入冬季,湖南气象部门连续多次发布了低温极端气象预警。为应对可能到来的冰雪灾害,确保珍贵的名木古树能安全越冬,湖南邵阳林业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全市名木古树的保护工作,包括加强重要古树名木巡查,排查安全隐患;铺设地面覆盖物;适度烟熏,提高树体周边温度,减弱冰冻伤害;轻敲树枝垂坠重物,适当修剪等保护工作。

邵阳是湖南省乃至全国南方古树资源大市,全市拥有古树名木26584株,尤其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最高的一级古树全市已调查出的就达1340株。如今,这些古树不仅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标杆,也是盘活乡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引擎。

崇木凼古树群位于邵阳隆回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因当地人民“尊崇树木”而得名。目前全村共有古树312株,树龄最大为已逾千年,树高最大为30米。2022年当地特别建设了以古树名木为主题的公园,既让古树名木得到科学有效保护,还能带动游客慕名而来,最高单日客流量突破了三万人。围绕着古树群落,村里新建民宿44家,特产小店3家,服装出租店8家,奶茶店、农副产品店、瑶医中药店等也陆续开起来,为崇木凼村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高达一千七百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一万五千元。

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围绕乡铁杉林村源头山长苞铁杉古树群,武冈县依托云山红豆杉、钟萼木群建起了古树公园,城步长安营“千年古杉木王”和古杉群、罗家水村的古银杏树、绥宁县插柳村“千年古赤皮青冈”都开设民宿景点,发展乡村旅游经济。除了直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古树名木还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村民还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导游等岗位,增加了收入。

新宁县金石镇宛旦平村宛家岔现存8株古树,由于保护得当,结合古树和当地的建筑、人文历史,成功地建设了“红色旅游基地”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民间资金200万元,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

充分利用古树资源,激活乡村经济曾经是一个难题。如今,邵阳市政府将古树名木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