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温暖的“嘉”

这里有个温暖的“嘉”

来源:鲁网 2024-12-05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湖南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深化烟农友好烟区建设

走进湖南嘉禾县普满烟叶生产收购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一股暖意铺面而来。这里有饮水机、遮阳帽、雨衣、医药箱等便民设备,有休憩小屋、解忧小站、儿童园地等3个功能区,有“我要求助”一扫即可反馈的二维码。“每次到这里来,都有一种家的温暖。我会按照烟草站的技术指导,做好烟叶种植的每个环节”,一名烟农高兴地说。

这是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践行社会责任、打造烟农友好站点的一个生动写照。近三年来,嘉禾县局(分公司)烟叶产业规模壮大,种植面积提升25.78%,烟农也由1379户增加至1449户,他们在田间忙碌、在烤房群穿梭,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成为烟叶产业发展的推动者、践行者,也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何把这支力量凝聚以来、团结起来,推动他们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烟叶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建设、共享烟区温度?笔者进行了采访。

一份“烟农友好技术指南”,温暖种植主体的心

嘉禾县地处湖南西南部,南临粤港,县域经济不发达,外出广东一带务工成为部分人就业的首要选择。但随着就业形势转变,生活压力骤增,且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回暖,越来越多人回到家乡成为新农人,在这片延续了40年种烟历史的土地上,选择加入烟叶种植队伍。然而新烟农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水平不高,如果任其成长,不仅烟农赚头不多,更会影响烟叶产业发展稳定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嘉禾县局(分公司)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改,为新加入的烟农制定了一份“烟农友好技术指南”,上面清晰注明了从烟田翻耕、育苗管理、大田管理、烘烤、分级、病虫害防治等烟叶种植全流程的技术要点,还结合时令节点让烟农知晓“什么时候做、应该做什么”。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新烟农搜寻种植技术要点的时间、精力成本,有效避免了走弯路、走岔路,实现了“手上有指南、心中有计划、种植有产量”的美好愿景,也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被关心。

(烟叶生产技术宣传图册)

这样的举动带来了正向反馈,促使嘉禾县局(分公司)想更多了解烟农的需求。经过调查,随即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针对普满乡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烟农户数多,每到发苗时农用车辆供不应求的困扰,主动对接合作社建立一站式育苗配送服务;聚焦烟农对新能源烤房使用不熟练、没经验,组建一支7人的“110”服务队伍,为全县烤房提供烤前检修和烤中抢修服务,让烟叶“安全软着陆”;关注烟农关心的水源问题,大力援建水源工程,解决丘陵地区灌溉和靠天吃饭难题,打造“集中连片、高效作业、排灌顺畅、优质稳产、环境友好”的高标准烟田,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烟叶一方面是做好生产指导,另一方面是要做好种植主体的工作。稳住烟农队伍,推动烟叶产业发展,关键是让该群体感受到烟草公司的温暖。”嘉禾县局(分公司)分管烟叶生产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全县7个烟草站点全面推进烟农友好烟站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让烟农们拥有更宽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这方小县城立得住脚、安的下心、圆得了梦。

一个“互助小组长”新身份,激发融入产业发展的责任心

“在石角塘村,烟农种植热情持续上涨的迹象很明显。”村支书王书记举例说,以前村中总会有荒土地,现在却很少见,不少烟农想多争取些合同,一些种植心得丰富的老烟农也会主动带带新烟农。

(烟农互助小组选举现场)

顺势而为。嘉禾县局(分公司)全面推广“县局-烟草站-烟叶技术员-烟农互助小组”四级网格管理模式,抓实抓细抓精准烟叶生产工作。为了切实发挥烟农互助小组作用,嘉禾县局(分公司)制定《烟农互助小组创建办法》《小组章程》《互助公约》,按照“依法自愿、因地制宜、民主合作、互惠共赢”的建设原则,引导烟农推选有种烟技术、有管理经验、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四有”小组长。2024年,嘉禾县整县推进烟叶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经投票选举出来的135名烟农互助小组长,开启以新身份融入烟叶生产的序幕,也从“管理变量”成为了“治理增量”。

变化的不止是成立烟农互助小组。互助小组长切实发挥好在协调土地流转、开展用工互助、实施资源共享、开展培训和生产互鉴、促进规范自律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在龙潭镇,新成立的上宅村互助小组建立“你有我用、互帮互助”机制,来自外县的种植户抢抓翻耕时机,却由于对本地农机市场情况不了解耽搁生产进度,质效这一情况的小组长胡保山立即在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求助单”,迅速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在广发镇,烟农平均种植面积53亩,种植50亩以上的烟农占比达48%,用工荒、壮劳动力少是影响他们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小组长刘家辉建立组内用工共享机制,实现烟农与劳动用工双赢。在普满乡,55岁以上烟农占比达67.5%,64名互助小组长们主动召开小组会议100余次,详细讲解2025年种植政策,答疑解惑,收集建议并反馈给片区烟叶技术员。

“烟草公司和村里给予了我们很多关心关爱,在互助小组的帮助下,我今年种植水平稳定,收入很满意。我也要帮助大家,和更多人一起走向致富道路,为烟叶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95后烟农雷华勇说道。

一张“小课桌”,牵动每一个人的心

“亦晴姐姐,这个题目请您给我们讲解一下!”在普满中心学校,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不是普通的课堂,而是普满烟草站联合乡镇学校,以烟农需求为导向探索出的“四点半”公益课堂。

每年6月至8月是烟农最忙碌的状态,孩子放学后无人管、留守儿童暑假无处去,成了不少烟农的烦心事。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了解到烟农这一需求,各烟草站积极与乡镇学校沟通协调,摸排有需求烟农的孩子信息,根据孩子数量、年龄、学习水平等,规划开课时间、时长和内容,共建“四点半”公益课堂。依托学校现有场地,努力盘活资源,放学后将学生集中管理,全面开展课业辅导、兴趣活动,解决课堂“在哪办”的问题,实现学校、家庭的“无缝对接”。坚持质效并举,学校老师围绕育智、育德、育情、育志、育心“五育”,精心规划课程,实现学校、家长“两点闭环”沟通,解决课堂“谁来教、教什么”的问题。

(在普满中心校开展普法宣讲)

目前“四点半”公益课堂共有学生20余人。为了进一步做深做实“四点半”公益课堂,嘉禾县局(分公司)将其纳入日常志愿服务项目,组织30岁以下青年员工组建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劳动实践、进行亲情连线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借助资源,吸引高校“三下乡”团队来开展支教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知识面。

“这段时间我们两口子忙着烟叶抢收和烘烤,真是无暇顾及孩子。多亏烟站,这下子,我们一家都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变得越来越好,我种烟也是越来越有干劲”,烟农雷国英感慨到。

眼下,烟农友好烟区建设已在嘉禾县全面展开。嘉禾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说:“烟农友好,是我们传统烟区温暖的体现。我们将深入践行‘群众观’,进一步构建务实有效的管理机制,营造多维友好的烟叶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服务、凝聚、引领,持续丰富烟农友好烟区建设内涵,不断提升种植主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李维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