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成长沃土 打造青工队伍“生态林”

培植成长沃土 打造青工队伍“生态林”

来源:鲁网 2024-12-04 14: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直以来,常德卷烟厂制丝车间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导向,为新进员工的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青年导师:“一方热土”助力胚芽萌发

“师傅也是年轻人,除了工作中对设备、工艺的学习了解,我们还可以讨论电影、讨论旅游,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怡谈及新员工培养模式时表示。在制丝车间本年度的新工培养计划中,“青年导师一对一”的跟踪培养模式为新员工适应新岗位、学习新技能、搭建新思维按下了“加速键”。近三个月来,已有多对年轻师徒在各项工作中崭露头角,尽显比学赶超精神,在车间举办的“质量防差错”、“创新、创效”等多项劳动竞赛中摘金夺银,彰显制丝新青年风采。在工作时间以外,导师们还扮演了“生活达人”“旅游搭子”等多重角色,通过开展户外露营等业余活动,帮助学员融入常烟大家庭,激发员工队伍新活力。

图为青年导师指导岗位学员进行设备点检作业

多维平台:“一方沃土”滋润新芽扎根

“移动讲堂是提供给青年员工展示自我、取长补短的试验田,把你们年轻人聚集起来讨论交流,或许会碰撞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火花。”维修专家龚德志在第二期移动课堂圆满结束后这样鼓励在场新老员工。依托“三微平台”、“移动工艺讲堂”“人才储备团队选拔”等多项举措,车间骨干成员聚焦青年员工发展需求、致力解决青工发展遇到的痛点难点,以“骨干授课+移动讲堂+青年论坛”的组合拳根除新进员工“为何学、如何学”的疑难杂症,为培养多维度一体化的全面复合型青年人才开垦土壤。截至目前,已有6位青年员工从一线走向讲台,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各工序质量控制点、安全风险源管控点等岗位关键控制要素,充分发挥青年员工主观能动性,助力新员工全局视野培养。

图为技术骨干点评优秀授课青年员工

小微课堂:“一方乐土”促进花蕾盛绽

“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如何度过?”针对这一困扰新员工全面发展的症结,车间团总支开展广泛调研,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思想抓手,“青年微课堂”为载体开展各项工会与文体活动,助力青工补短板、显优势、增本领。“支部的任务应该是发掘、引导新员工拥有一门爱好、一项技术,找到属于自己的‘充电桩’。”制丝班团支部青年伍一凡分享到。在班组与支部的共同支持下,车间已为新进员工开展了新老破冰团建、读书文化分享沙龙、公务摄影课堂等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交流平台,丰富青工业余生活,拓宽青年成长通道,着力发掘每一位新员工的“闪光点”。

图为微课堂上摄影爱好者为新员工教学

未来,常德卷烟厂制丝车间将推进现有方法论常态化发展,健全先进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构筑全方位、多领域人才“蓄水池”,以青年人才自身优势为锚点,为工厂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文/张祺杭 图/张祺杭 李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