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的“金”色梦想

太行山的“金”色梦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25 15: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冬的11月,金黄色的落叶散落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大地点缀上金黄的颜色,形成初冬时节独有的美景。

“趁现在有太阳暖和一些,我们争取多干出一些……”在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河北省阜平县熊沟金矿普查项目驻地,项目组成员中午顾不上休息,午饭过后又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验证太行山中段金银重要成矿远景区找矿潜力,查明太行山中段矿化蚀变带延伸情况。自2024年1月起,地质六队阜平县熊沟金矿普查项目组成员怀揣着“金”色梦想,奔赴太行山深处开展金矿普查工作,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高效推进。

“快,抓住旁边的树。”听到滑石滚落的声音,项目安全员李晓楠本能地提醒随行项目成员。由于工作区地形条件差,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切割较强烈,项目组在地质填图过程中经常遇到山体光滑的陡坡,上山过程中动作稍慢一点,整个人就会向下滑落。

“爬土质松软的陡坡,速度一定要快,咱们要趁其不备一举登顶。”项目负责闫永杰向大家传授经验后,便一溜烟爬到半山腰。其他成员仿佛被激发了内在的求胜欲,个个铆足了劲紧跟其后。每次上山大家就像比赛一样,你追我赶,为这片寂静的山村增加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根据周围矿区矿体产状信息,本区蚀变带倾角近直立,为增加钻孔见矿几率,将钻孔布设在蚀变带西侧,按倾角50度进行实施……”技术负责陈帅说。槽探工程结束后,钻孔布设实施前准备阶段,项目组召开工作会议,通过搜集以往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结合本次地质和物探成果综合分析。大家集思广益,对钻孔位置布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为更好地控制蚀变带分支,最终确定最优钻孔孔位。

吃过晚饭后,项目组成员顾不上一天的疲惫,常常挑灯夜战。他们整理白天的勘查数据,绘制地质图件……直到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才肯安心入睡。

经过11个月的连续奋战,截至目前,项目组大致查明了工作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和矿化蚀变破碎带形态、规模、矿石特征,为预测潜在资源分布范围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用勇敢和坚毅继续踏上征程,努力把“金色”梦想变为现实,让青春无悔。(图片由地质六队 刘玉聪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