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院:以检察“涓滴之力”会黄河“千顷澄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12 10: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1-12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兰考县检察院结合当地实际,找准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相融互促的着力点,树牢“三面旗帜”、筑牢“三座堡垒”、打造“三个范本”,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精心树牢“三面旗帜”,以专业团队建设凝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合力。一是坚持让优秀党员扛稳模范旗,打造专业化办案团队。精选党性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建立“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的“三三制”基础办案单元,做实党员引领,强化政治考量。如办理的诉某乡政府不履行基本农田保护职责公益诉讼案,督促恢复沿黄河流域基本农田21.6亩,被“两高”评为典型案例。二是坚持让资深党员守好责任旗,打造专业化护航团队。依托“1+2+N”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在音乐小镇等增设“党员服务岗”,将经开区180余家企业划分为19块“党员责任田”,发挥“法务专员”队伍中的资深党员作用,实地走访企业,了解相关诉求。目前已提供“管家式”“订单式”服务320余次,相关做法被《法治日报》报道。三是坚持让青年党员高举冲锋旗,打造专业化法治团队。精选20余名年轻党员成立“木铎检声”先锋团,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向地方党委报送法律监督分析报告13篇,开展“法润百村•检察同行”系列宣讲120余场。以该团队事迹为原型改编的保护黄河主题宣传片《守望》被最高检转发,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三微”优秀作品一等奖。

精励筑牢“三座堡垒”,以司法办案成效检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效果。一是强化业务支部建设,打磨检察精品。结合业务支部实际,筛选16名青年干警组建“兰检青砚班”,开设“兰检夜课堂”,搭建案例孵化、文稿撰写等4个平台,连续3年开展“一员额一精品”“优秀法律文书评选”等活动,办理的21起涉黄河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优秀”案例。二是强化综合支部建设,擦亮文化品牌。为年轻干警聘任“党建+业务”双导师,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引导干警赓续红色基因。打造的弘扬焦裕禄“三股劲”工作室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文化品牌,中央政法委、最高检主要领导莅兰调研时对该品牌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强化联合支部建设,凝聚一线合力。依托“三结合”基层法律监督联系点,会同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17名基层党员组建联合支部,围绕《黄河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主题为联合支部开展授课6场,着力提升涉黄河保护案件线索的发现能力和甄别能力。截至目前,已发现线索10条,导入司法程序8件,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

精准打造“三个范本”,以科学机制体系夯实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基础。一是把握新发展态势,共建异地协作范本。与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山东省东明县检察院等,针对黄河生态保护和行洪安全等问题,建立跨区域协作配合机制,开展“联学共建”活动,推动构建线索移送、办案协作、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凝聚黄河保护工作合力。目前已互派交流20余人次,互移线索5件。二是秉持新发展理念,构建部门联动范本。与县水利、林业等部门会签《兰考黄河湿地保护自皮书》《水资源保护工作方案》等,建立“行政+检察”治理模式,组织研讨座谈13场,推动开展巡查72次,会同县政府推行行刑反向衔接机制,促进黄河滩区管理规范化,相关做法被最高检转发。三是聚焦新发展格局,搭建协同治理范本。将16个乡镇街道整合为4块黄河保护“责任区”,由4名党员干警收集基层监督线索。探索建立人大政协驻检联络站,依托建立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挖掘黄河保护领域线索11条,以高质效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