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7日电 11月2日至3日,主题为"教育幸福感·如何与自然保持连接"的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在山东高密莫言文学艺术馆举行。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办,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承办。
人类的进化与自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现代生活却常常使人类远离自然,从而降低了幸福感,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缺失症"。丹麦长期高居全球幸福国家榜首,有着悠久的自然和森林幼儿园传统,其儿童每天在户外度过很多时间。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了许多在自然中体现生命和精神的故事,阐明了自然作为生命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神奇和重要性。
在当天的活动上,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做了开幕式上致辞。他谈到,文学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文学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教育也能够促进和推动文学的普及与文学的发展。
高密市委书记董广明介绍,近年来,高密突出深化教育综合改改革,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启发式沉浸式鼓动式课堂建设37处校外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精准心灵、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谈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非始于大学阶段,而是应从孩提时期着手。我们需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深入探索、勇于质疑。科学正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得以揭示和进步。因此,这不仅是教育界的共同使命,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和丹麦的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分享如何通过重新与自然的连接实现更加平衡、健康和充实生活的案例,从不同维度探讨如何消除"自然缺失症",提升幸福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在会上表示,"自然缺失症"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自然缺失症"并非医学诊断。现代城市中,人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导致行为和心理出现问题。原因包括父母因工作安全考虑限制孩子户外活动、自然景观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吸引。这导致孩子们肥胖、注意力紊乱、抑郁等问题增加,甚至影响视力。
"然而,在过去,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这种'病症'。事实上,如今大量类似的情况出现,这就是过度的教育竞争。"
中丹教育论坛丹方主席、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主席、北菲茵民众学院前院长摩根·戈德鲍尔表示,当前,我们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严重缺失,各类资源亦日趋匮乏。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心态,探索和实践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转变应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我们应共同开发全新的教育方法,不仅传授科学知识,也引导社会行为,更对自然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中,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据悉,本次大会是中国丹麦教育论坛的第五届活动。自成立以来,中国丹麦教育论坛每届主题一直以"教育幸福"贯穿,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和学生从不同维度分享碰撞"教育幸福"的路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