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检察院探索工作机制 实现轻罪治理“最优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05 15:0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1-05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依法履职,综合履职,探索建立"1+2+3+N”工作机制,推动一体化调解枫桥经验与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了轻罪治理“最优解”。

"1+2+3+N”机制即:建立一个专业团队,实现各方协同联动。组建“公安干警+检察官+法官+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调解团队,办案机关在移送案件时将调解进程及结果随案移送,调解不成的,引入人民调解员作为中立第三方,主持民事调解或参与刑事和解,办案人员与人民调解员协作配合,凝聚调解合力。打造两个工作室,深入开展“检调对接”。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检察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和“检察院刑事和解工作室”,通过工作室链接各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形成全链条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平台,改变传统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行和解,办案人员单一调解模式,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完善三项保障制度,推动矛盾化解落地。依托“府检联动”工作机制,与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会签《轻微刑事案件一体化调解工作实施办法》 《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实施意见》。促进执法办案与人民调解相互衔接、法治化运行,破解轻微刑事案件“赔偿难”“和解难”等问题,实现平等双向保护。融合“多维度”配套措施,确保案件办理质效。运用“繁简分流+轻案快办”“刑事和解+一体化调解+保证金提存制度”“司法救助+公开听证"“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检察意见”等措施,打好矛盾化解组合拳。做到打击犯罪与修复社会关系、促进诉源治理深度融合,多维度综合施策定纷止争。

“大多数轻罪案件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社会关系可恢复性较强,对这类案件需要更加精准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综合考虑是否有初犯、从犯、自首、和解等情节,以及是否系亲戚、朋友、邻里等纠纷引发的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院检察长王猛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