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在贵州丨他们携手叩开地心之门

法国人在贵州丨他们携手叩开地心之门

来源:动静贵州 2024-11-05 11: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大早,老让开车出发。此行的目的不是探洞。老让住在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村的山脚,赵中国住在山顶。一有时间,老让就会去找赵中国,看看他有什么新发现。

老让看见赵中国在家,跑上前敲门,“你在呢。”

赵中国见到老让,也立马迎上来,“波特西,我找你都还没找到,快进来,快进来。”

一见面,赵中国就默契地搬出了地图。他一边从木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地图,一边骄傲地告诉记者:“我图纸多,一幅图要画好多回。波特西晓得,因为他懂我。”

今年67岁的赵中国曾当过六年多的代课教师。30多年来,没有专业设备的他走遍了双河流域近200平方公里,留下了三十多幅图纸,其中一幅还被法国洞穴探险家协会永久收藏。

老让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洞口说:“你看,这些都是洞窟,你想去哪一个,他都可以带你去。”

赵中国也拿出洞穴刊物,上面印着中外洞穴专家的照片,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你看,老让在这里,我在这里,他和我认识30多年了,很多洞穴都是我带他去考察的。”杂志上,记录着他们共同为探洞努力的日子。

赵中国的屋子,一半存地图,一半放拐杖。他上山找洞一次,就带回一根木棍。10多年前,在一次独自探洞中,赵中国摔断了三根手指,头骨、眼眶等部位严重受伤。之后,再找洞,他就必须借助这些木棍了。

即使如此,也没有阻挡赵中国对探洞的痴迷,当问起赵中国带着老让去过多少个洞窟时,老让感叹道:“很多很多,可能一百多个洞窟,他自己爬山,没有什么工具,他画这些图,我不知道他用了多少年。但我明白,要做这么大的工作,就是要背负的,我很佩服他”。

这天,赵中国送给老让一把砍柴刀开路,两人又一起去探洞了。

老让在贵州待了三十多年,会说些普通话,而赵中国只会说本地方言。但是说到探洞的事,两个人的沟通就像跨越了语言障碍,心有灵犀。


老让指着对面的洞窟问道:“火土沟在这里?不在后面?”赵中国笑呵呵地答道:“火土沟是从高处连下来的。”

这样的讨论在他俩相识的30多年里经历过很多次,每次老让也都会有新收获:“我没有想到火土沟的深度在这里还不是很深,以后我要看图,如果是这样,会和那边的洞有一个新的想法。”

因为伤病,赵中国进不了洞。洞穴的风,帮助他想象里面的世界。他望着神秘的洞穴告诉老让:“这个叫王家坡大风洞,风大,里面很好看的。”

他也总是习惯在洞口等着老让带回来自地心的讯息。

老让来中国探洞38年,认识赵中国也是38年。你寻洞,我探洞,两个老朋友在贵州双河流域找到了近200个洞穴。

也正是在中外洞穴专家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下,双河洞的长度从25公里“长”到437.1公里,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赵中国握着老让的手说:“他来到中国,做出多大的事,我要感谢他。”

而老让也在赵中国身上学到很多,“和他一起找洞也明白了一个事情,在那个山,你觉得没有路没有办法,继续寻找,你会发现,有路、有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俗语,这一刻在两个“洞痴”面前具象化了。

老让特别感谢他的这位中国老友:“我将继续用他的眼睛,看这个山,找新的洞。”

记者手记: 贵州是老让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吃不惯辣椒的他,现在爱上了贵州菜。赵中国的床边放着几张与天安门的合成照片,他从没有走出贵州,但他希望家乡能让更多人知道。在他画的地图上,写着“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今年四月,老让带着他们共同的心愿,在法国巴黎推介贵州,引起了热烈反响。我做你的拐杖,你替我看世界,我们共同叩开地心之门。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