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闻 |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30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季正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吴忠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社科要闻 |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05 0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10月30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季正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吴忠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赵芮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理论创新,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既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科学思维,也提出了诸多新课题、新要求、新任务,迫切需要我们有新作为。

赵芮指出,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务实举措。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心怀“国之大者”、持续提升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加快建设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顶级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研究中心,力争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标志性、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季正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伟大实践、伟大变革、伟大转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向我们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国文化文明的理论叙事的要求。建构助力这场变革的理论叙事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专业体系和话语体系,不仅取决于当代中国这场变革的伟大实践,而且取决于我们精神上的自觉能动和文化自信。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提升和学术实践中,将中华民族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所体现的创新创造和道义担当,用能够使世界理解并予以共情的方式自主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光。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季正聚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吴忠民表示,现代化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二战结束至今,尽管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一些新趋向,如现代生产力显著发展、社会保护逻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化共生性生存和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社会风险逐步增长等。可以说,世界现代化已经从“1.0版”步入了“2.0版”。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向启示我们,不能仅停留在“1.0版”的世界现代化时代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而应以“2.0版”为背景,对中国式现代化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吴忠民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在大会发言和平行论坛阶段,多位学者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分享学术观点。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内涵、重大意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历史方位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的文化成果,新时代伟大实践是其深层逻辑;从思想内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其思想标识;从精神品格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新文化,充溢着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民卿谈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能没有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多要素互动的过程性存在,而不是静态的结果性存在;是自主创造的主动性过程,而不是外在强制的被动性过程;是两种文化差异融合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同质叠加或物理拼盘的过程。“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是内在联系、相互包含的一体化过程,而不是相互割裂或相互替代的两个过程。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向前延伸、向后展开的知识生产过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代尧表示,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思想之源,立足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当代实践,构建体现中国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知识体系。这一构建过程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世界现代化大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讨论,揭示世界现代化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林建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文东主持大会发言阶段。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