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4!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连续11年入选 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31 17: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9日-31日,“2024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在30日上午召开的全体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了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全国695家化工园区中位居第4位,较去年上升2个位次,获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分析、指导化工园区发展的专业性行业机构,在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化、绿色化、智慧化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综合评价结果是对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绿色生态化发展、安全与公众认知、园区创新发展等多方面指标进行了全面调研和量化评价后产生的,在全国化工园区排名上具有权威性。

据悉,自2013年榜单发布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连续11年参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化工园区评比,均进入全国化工园区30强,连续8年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10强,始终位列全国化工园区第一方阵,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机遇,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化工园区”“全国绿色工业园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全国节水园区”等荣誉称号。今年1-9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完成外贸进出口554亿元,增速25.3%;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5亿元,同比增长12.9%。

向更远发展,港口建设走进深蓝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连接着上下游数以千万计的外贸企业和市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打造全国主要港口、国家级能源保障港上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累计投资超240亿元,建成了13公里引桥,13公里南、北防波堤,59个码头泊位(其中对外开放31个),60公里公共管廊和总长度超过300公里的4条原油成品油长输管道,区内原油等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达到2200万方,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正在加快建设10万吨级泊位群、25万吨级原油进口泊位、东营港海铁联运等重点项目,2025年建成亿吨大港,每年可为园区炼化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0亿元,一个现代化国际枢纽港正在崛起。

向更大发展,产业集群加速攀升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按照“集群化布局企业、集约化摆布项目、一体化完善配套”的思路,推动产业向“由大到强”转变,区内产业集聚度达到94%,园区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拥有烯烃芳烃、功能性新材料、现代海洋领域3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的园区,东营临港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园区集群产业生态丰富,以联合石化、威联化学为代表的芳烃产业链条,集群产值超过500亿元;以万达天弘、蓝湾新材料为代表的丙烯产业链条,汇聚了区内30余家产业链企业,集群产值超过700亿元。以振华新材料、鲁深发、万福达为代表的碳四产业链正在集聚成势,集群产值达到300亿元。正在重点推进万达鸿丰化学燃料油浆态床加氢、亚通化学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和富海芳烃原料低碳重构与综合利用三大总投资过千亿元项目,推动石化产业高端提升绿色升级,实现区内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工提质、新材料增量崛起”转变,投产后贡献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再造一个“东营港”。

向更高发展,科技赋能竞逐高端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锻长板、补短板,从核心技术到高端产业,创新、创业按下快进键,建成全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安全环保标准最高的高端化工中试基地,探索形成了“企业出题、共同研发、中试转化”和“成果引进、中试验证、就地转化”的两套创新研发机制,实施突破“卡脖子”中试项目22个,就地转化12个,新授权发明专利682件。投资4亿元建设全国首个“5G+智慧园区”,以“一张图”的形式,覆盖园区安全、应急、环保等场景,形成可视化、智慧化的管理体系,赋能化工园区监管升级、服务升级和产业升级。建成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全区全链条自动化率提高到85%以上,园区企业运行成本降低10%,科技创新稳步增长,处处催生强大动能。

惟久久为功者进,惟持续发力者强,惟奋勇搏击者胜。当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正加速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向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化工园区奋勇前进。(图片由陈仕钊 苟春云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