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30日电 在10月27日于福建南平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汉学家们纷纷赞扬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并对三大全球倡议背后所蕴含的和谐理念以及践行倡议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予以肯定。
丹麦汉学家、丹麦前驻上海总领事卡斯滕·博耶尔·托格森(Carsten Boyer Thogersen)在大会上表示,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与相互理解。在全球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全球倡议,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延续。
国际汉学家们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中国哲学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是向全球各种文化发出的邀请,旨在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我看来,和谐的理念已经在非常广泛和显著的层面上被中国人民采纳。”澳大利亚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科林·麦克拉斯(Colin Mackerras)说。他指出,国际合作是正确的前进道路,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而以美国为主的一些西方国家似乎更愿意挑起争端和对抗,而非合作。现在是西方开始重视中国文化和思想、放弃自身优越性假设的时候了。
埃及前总理、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Sharaf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主席伊萨姆·沙拉夫(Essam Sharaf)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倡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融入了互联互通、信任、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观,它们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要素。
沙拉夫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旨在促进全球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一带一路”作为改善世界互联互通的合作平台,正是这一倡议精神的体现。全球安全倡议呼吁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冲突,避免重回冷战时代。全球发展倡议则通过一套独特的核心概念和优先事项为发展路线描绘蓝图。
“这些倡议正指引我们走向一个由对话驱动的国际关系、规则约束的全球治理以及真正多边主义定义的新世界秩序,人人都能共享繁荣未来。”沙拉夫补充说。
面对国际动荡局势,中国奉行全球安全倡议,与巴西共同发表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中国还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联合倡议成立了“和平之友”小组,以推动俄乌局势尽快缓和,并为实现政治解决铺平道路。此外,巴勒斯坦各派别于7月在北京和解,标志着中东地区向着和平迈出了关键一步。而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以来,已经动员发展资金数百亿美元,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
出席大会的国际汉学家们表示,中华文明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编译:夏梦晨 编辑:高琳琳 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