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六队连续五年助力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再上新台阶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30 13: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们已连续五年开展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工作,今年是我省首次对登记单元进行三维立体模型构建。很荣幸,我们是地籍调查工作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奉献者。”谈起这项工作,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河北省省级自然资源调查核实项目负责卢彪,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自2020年起承担自然资源调查核实工作的五年间,地质六队充分发挥公益属性,对我省自然保护地、水流、湿地、森林、草原、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共六类自然资源进行地籍调查核实工作,有效助力了我省地籍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然资源调查核实工作的开展对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准确掌握全省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地质六队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四年间先后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坝上天然草原、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城县大岭堡铁矿、尚义察汗淖尔国家湿地自然公园等181个登记单元,开展登记单元划分、权属状况调查等自然资源调查核实工作,全面摸清各类自然资源的空间范围、面积、质量和数量,为自然资源分类施策、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夯实基础。

2024年,地质六队对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定河、涿鹿县太平堡制灰用灰岩矿等12个露天矿山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文字、照片、宣传视频等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利用无人机对工作区收集视频和照片数据,制作登记单元三维立体模型,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案例库,实现自然资源确权调查成果三维可视化展示。

项目实施过程中,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为精准、高效地处理调查工作中发现的权属争议,地质六队通过梳理权属争议区的林权、集体所有权等档案资料,实地查看有无围栏、界桩等实际管理权地物标志,进行无人机实地测量,建立土地权属争议区三维模型,形成三维可视化权属调查分析报告,为解决权属争议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落实自然资源所有权权利主体保护责任和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年间,地质六队共计完成196个登记单元,6065.71平方公里单元面积内权属状况、自然资源类型和管制信息整理核实工作,为有效保障自然资源所有权人合法权益起到了关键作用。下一步,地质六队将高质量开展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案例库制作等工作,为明晰产权、定分止争‍‍、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提供根本保障,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奠定基石。(图片由刘玉聪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