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河南省新野县紧扣“今年确定人选、换届择优使用、全程培养锻炼”工作要求,念好“高”“严”“深”“实”四字诀,切实把优秀村级后备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管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站位要突出“高”,不断提升政治力。县委常委会召开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专题汇报会2次,构建“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县直相关部门把关、乡镇(街道)主抓、村级组织实施”四级责任链条,确保各级党组织责任在肩、工作有序、落实有力。坚持示范引领,县委书记亲自带头深入到上港乡小五村、王集镇白滩村等重点村进行调研指导,带动全县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下“深水”找人。截至目前,全县270个村(社区)已摸排各类人才26519人,初步确定村级后备力量737人,达到2.7人/村。
责任要突出“严”,不断增强执行力。召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等成员40余名,先后召开全县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推进会4次,围绕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典型事例、意见建议等4项内容,逐乡逐村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持续拧紧工作责任链条。充分发挥组工包联访机制作用,建立县委组织部机关科室分包联系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机制,锚定后备力量培育储备目标任务,组织部机关各科室到分包村(社区)调研督导20余次,压紧压实各级包联工作责任,确保责任上肩、任务上手、工作上心。
摸排要突出“深”,不断扩大视野圈。利用“五星”支部创建中期评估结果,坚持每名县处级领导分包软弱涣散、支部书记缺职、信访矛盾突出等3个重点关注村,认真开展蹲点式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调研46次,高质高效推动摸排工作顺利进行。利用“中秋”“国庆”等返乡有利时机,紧扣“学历年龄双45”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坚持将返乡创业青年、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作为后备力量人选进行跟踪培养。结合秸秆禁烧、“小田并大田”专项行动等工作,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党组织推荐”方式,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标准建立后备力量资源库。目前,全县后备力量中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199人,占27%;退役军人85人,占11%;致富能手247人,占34%;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60人,占22%。
机制要突出“实”,不断强化长效性。健全入口联审机制,统筹联合组织部、纪委监委、公检法等部门,严格按照换届村“两委”干部任职标准,坚持“村级考察初审—乡镇评估复审—县直部门联审—组织部门备案”程序,严把入口关。建立学历提升机制,积极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行动”,对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提升,有效改善村级后备干部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目前学历提升后备干部132名。完善备用结合机制,实施“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或村监委会成员—村‘两委’干部”三步走培养锻炼计划,科学使用村级后备干部,动员其参与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议事协调等村级事务工作,做到因岗选人、人岗相适。目前,担任网格员、代办员后备干部230余名,帮助村民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3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