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坚持“四个方面功夫” 全力打好公益诉讼检察组合拳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14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坚持把检察建议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社会公益损害“小切口”引导调查大方向,积极探索司法惩戒教育与复植补种生态恢复相衔接的工作机制,通过公开听证促进案件办理过程的公开透明,通过“特邀外脑+科技辅助”的双重赋能,不断提质增效,全力打好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组合拳。

“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推动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湛河区检察院联合辖区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对辖区注册登记的22家托育幼托机构开展公益诉讼专项调查,发现托育行业存在行政监管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依法办理了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为推动对托育机构治理的常态长效,该院向湛河区委、平顶山市检察院报送《湛河区检察院发现“托育机构”存在四大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的调研报告,得到党委政府及上级检察院的高度重视,湛河区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依法依规对托育机构进行整顿,确保规范有序,安全管理;平顶山市检察院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托育机构调查。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探索办理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积累了实践经验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感。

“刑事惩治+恢复性司法”,有效发挥生态损害赔偿修复功能

在“府检联动”机制框架下,逐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监督力度,重点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为抓手,加强与湛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探索司法惩戒教育与复植补种生态恢复相衔接的工作机制,2021年至今,该院共追缴生态修复金85098元,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在保证犯罪行为罚当其罪之外,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修复,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侵权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采取“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等多种模式,形成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全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让“检察蓝” 助力守护“生态绿”。

“公开听证+整改回头看”,做好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通过公开听证促进案件办理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公开促公正,增强办案的公信力,今年年初在办理督促辖区某乡人民政府履行辖区土地资源整治一案中,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律师、相关职能部门、涉案30余名群众在土地现场召开公开听证会形式,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按照应听尽听的要求,在办案中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检察办案的公开化、公正化、透明化程度,争取实现公益诉讼办案效果的最大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开展案件“回头看”活动,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见效,防止问题反弹。通过“回头看”对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持续跟踪落实;对整改后又反弹回潮的,深挖根源,力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未落实、假落实且情节恶劣的,果断起诉,办成“法治样本”。结合已办理的英烈保护、河道行洪安全、环境保护等公益诉讼案件,联合湛河区军人事务局、应急局、农林水利局等部门开展“回头看”活动,对“零散烈士墓维护”“河道违法养殖”“建筑垃圾违法倾倒”等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跟踪检查,通过内外联手,监督检察建议的整改效果,保证“回头看”活动的实效。

“特邀外脑+科技辅助”,成为推动公益诉讼工作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

在履职办案中,该院积极发挥特邀检察官专业优势,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优势互补,通过“特邀外脑”破解专业领域难题,同时推动“检察技术服务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借助检察技术”工作模式,实现“1+1>2”的效果,助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档升级。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20人,涵盖了当前急需专业知识支持的检察办案领域。特邀检察官助理充分发挥自身行政执法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优势,以列席检察官联席会议、参与实地调查取证、参与专项活动等方式开展办案,检察官根据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意见修改完善检察建议内容。逐步加强科技辅助手段,支撑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不断提档升级。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准、立体航拍、高清摄像、全景扫描、时效及准确性高、动态跟踪等诸多优势,在办理收集如挖土采沙、倾倒垃圾、违规污染排放等类型的案件证据时,有效解决了传统取证方式中视野局限、证据收集不全面等问题。

近年来,湛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利用无人机现场取证53次,取证地点72处,对整改完毕的案件不定期进行航拍取证,通过视频、图片资料将治理前后现场情况进行比对,确保诉前检察建议得到充分落实,在突出公益诉讼办案质效的同时为案件办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通过“特邀外脑+科技辅助”的双重赋能,不断提质增效,科技含量与专业水平在办案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成为推动公益诉讼工作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